孙权称帝后,派使者到蜀国通告他即皇帝位的事情,提议两国并尊二帝。
蜀汉上下都认为,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名不正言不顺,于礼制有违,蜀国应该显明正义,断绝与吴国的往来。
诸葛亮说:“孙权也不是今天才有僭号篡逆之心的,我大汉睁只眼闭只眼,不加追究,是因为蜀吴互为犄角,我们需要东吴的支援啊。吴国本来就跟我们有仇,如果现在公开断绝关系,必定加深吴国对我们的仇恨,那我们势必得耗费物力、人力在东线加强防卫。一旦我们与吴国对抗,必须先兼并吴国国土,才能谈论进取中原。可是,吴国贤能人才多得很,文武将相,团结和睦,不可能一朝平定。要是分兵防守,师老兵疲,让北方的魏国得逞,这可不是上策。过去,孝文帝对匈奴出以谦卑之辞,先帝宽容大度,与吴国结盟,都是权衡形势,着眼长远,绝不是一时兴起,意气用事。”
针对大家都认定孙权追求的是三国鼎足之势,不可能与蜀国齐心合力,如今他已建国称帝,可谓踌躇满志,心满意得,不会再有北伐的愿望等问题,诸葛亮反驳说:“这些都是似是而非,妄加揣测。为什么?孙权不能越江北上,是因为他的智谋和实力都不够,所以只能凭借长江天险,以此自保。这跟魏贼不能渡过汉水南下是一个道理,不是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如果我们大军伐魏,孙权的上策应当是,跟我们一道瓜分占据魏国的土地,然后再作打算,下策则是劫掠民众,开拓疆境,在国内显示武力,绝不会端坐不动的。即使他按兵不动,与我们和睦相处,那我们北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东线的防备。而且,魏国黄河以南的部队,为了防备吴国,也不能全部向西调动,来对付我们。就凭这一点,我们获得的好处就足够深远了。”
最后,诸葛亮一锤定音,说:“孙权僭号篡逆之罪,我们心知肚明,就不要公开反对了。”
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出使吴国,祝贺孙权称号登基。
陈震先递上外交公文,写道:“吴、蜀两国,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结盟续好,友谊日深。尊敬的吴国皇帝应保持皇统,焚祭上天,接受符命,开疆辟土,使天下响应,各有所归。现在,大家齐心协力,共讨国贼,有什么样的敌人不可以消灭呢?我国君臣,无不翘首以待,心中欣慰,都觉得有所依赖了。陈震我本是无才之人,得以充当使节,奉命前来贵国重叙友好,刚踏进边界就十分欢欣,如同到了自己家里一样。献子前往鲁国时,触犯人家忌讳,受到《春秋》的讥讽。如果我有不当之处,希望诸位务必提醒,使我能够入乡随俗,适应贵国风情。今天,我就要张开使臣的旌节昭告于众,各自遵守盟言誓辞。顺流直下,船行疾快,各国典章制度各有不同,我真害怕一不小心,违犯了贵国尊制,希望你们一定要适当提醒,指示我该如何行动啊。”
到达武昌后,陈震代表蜀国,与孙权升坛歃盟,宣誓蜀汉两国二分天下。
双方约定:蜀汉结盟,将来平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四州属吴,兖、冀、并、凉四州属汉,司州地区以函谷关为界,各取部分。
又订立盟书,说:“天降祸患,汉室皇统失序,叛逆贼臣乘机篡取国家大权,其乱起自董卓,终于曹操,他们穷凶极恶,播乱天下,致使中国四分五裂,普天之下,纲纪失丧,人神共怨,万众同痛,没有止境。及至曹操之子曹丕,逆贼遗丑,作恶累累,篡窃皇位。而曹叡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妖孽,重蹈曹丕恶迹,倚仗兵力窃据汉土,至今尚未伏法就诛。古有共工作乱而尧帝兴师,三苗违法而虞舜征讨。
如今消灭曹叡,擒拿他的党徒,除了蜀、吴两国,还有谁能承担?讨恶除暴,一定要声讨他们的罪行,应该先分割他们的疆土,使士人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向。故此《春秋》记载晋文公伐卫,首先将卫国土地分给宋国,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建立伟大功业,一定要先结盟发誓,所以《周礼》中有司盟之官,《尚书》中有诰誓之文。蜀汉与东吴,虽然都是讲信义的国家,但分割魏国的土地,还是应当先订个盟约。诸葛亮丞相德行威望远近闻名,辅佐蜀汉皇帝,在外主持军国大政,道义诚信,感天地泣鬼神,两国再结同盟,加深约誓,使东吴、西蜀两国军民都知道结盟大事。
故此,立祭坛杀牺牲,昭告神明,歃血为盟,盟书副本就存于天府。上天诸神为证,绝不反悔违约。蜀、吴两国结盟之后,自今日起,戮力齐心,共讨魏贼,济危助难,祸福同当,好恶相共,不可二心。如果有人侵害蜀国,则吴国前去讨伐他,如果有人侵害吴国,则蜀国前往讨伐他。两国各自守好自己的封土,互不侵犯。盟约所定,传之后代,始终如一。
凡是各项盟约,都按盟书所记。诚信之言不求文辞艳丽,实是出自彼此友好之心。如果有谁背弃盟约,首先招致祸乱,怀有二心制造不和,亵渎天命,神明的上帝就会讨伐他、督察他,山川诸神就会诛灭他、纠正他,使他丧失军队和人民,帝位不得久长善终。伟大的神灵,请你明察吧。”
陈震因出使吴国有功,回到蜀国后,受封城阳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