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与独立篇,作者讲了两个维度,父母与儿女,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一段,最打动我的是书中的这段诗文(作者纪伯伦),作为今天拆页的提前阅读。
P159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引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拆页十四
选自《 第二部分:爱 》
P159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不久前,我主持一次关于婚烟问题的团体治疗,一个男性成员说:“我认为妻子的作用就是整理家务,照顾孩子,备办三餐。”他的大男子主义让人吃惊。我本来以为,等其他成员相继发表看法以后,他或许能意识到他的个人想法是错误的,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团体里还有六个成员(甚至包括女性成员在内),对于妻子作用的认识,都和他如出一辙。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妻子的价值,而没有考虑对方是独立的个体。
我说:“唉,难怪你们的婚姻都出了问题。你们必须清楚,人人都有独立的人生和命运,不然你们婚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有的人对我的话感到困感,他们质问我:“你又如何看待妻子的作用呢?”我对他们说:“就我看来,我妻子的意义和价值,是尽可能满足她自己的需要,尽可能使她的心智获得成熟。这不仅对我有好处,也是为了她本人乃至上帝的荣耀。”遗憾的是,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思。
在情感关系中,为什么人人都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类似的问题在政治领域得到的关注,显然要多得多。例如,极端集体主义,与前述的婚姻观念就极为类似,推崇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就是为家庭、集体、社会提供服务。小我必须为大我牺性,个人命运微不足道。极端资本主义则一味强调个人价值,哪怕为此牺性家庭、团体、社会的利益。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孤儿寡母可以忍饥挨饿,可以不必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企业家可以争名夺利,牺性工人的利益,享受堆积如山的成果。思维健全的人都看得出,这两种极端的思维方式,都无法解决一个现实问题:在情感关系中,双方如何保持独立性?毋庸置疑,个人健康有赖于社会健康,社会健康也有赖于个人健康。婚姻和家庭,好比是登山运动的大本营,登山要取得成功,必须完善大本营的设施,保证食物和药品的供应,随时回到营地里体息,准备朝更高的地方攀登。一流登山者筹备大本营的时间,并不少于登山花的时间,因为大本营是否稳固,装备物资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能否成功登顶,还关系到登山者的生命。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往上攀登,对大本营(婚姻)却缺少经营。他们以为营地里衣食齐全,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供他们使用,他们却不需要花费力气对大本营进行修缮和维护。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式的态度,注定会让婚姻遭遇失败。当他们回到家里,就会惊奇地发现,大本营成了一片废墟——妻子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或是有了外遇,或以其他方式向丈夫宣布,她从此以后拒绝继续照管营地。
女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她们把大本营当成了人生的峰。丈夫在婚姻以外的一切努力,一切创造性的成就,不仅无关紧要,甚至还会让她们充满敌意。她们要求丈夫“改邪归正”,把精力完全放在家庭和婚姻上。这样做,只会让婚姻变得令人室息。丈夫感觉到强烈的束缚,只想早日摆脱,逃之夭夭。
在某种意义上,妇女解放运动像一面旗职,为我引出了理想的婚姻之道: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贡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的共同成长。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
少年时代,我喜欢美国女诗人安·市拉特里特的宗教组诗。谈到夫妻关系,她的一句诗曾让我尤其感动,就是“你我合而为一,我将一生感激”。但到了成年以后,我才渐渐意识到夫妻双方只有更加独立,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因惧怕孤独而选择婚姻,注定不会成就幸福的婚姻。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也敢于承担分离和意外丧偶的风险。成功的婚姻能够为心灵提供更好的滋养,成就辉煌的人生旅程。夫妻双方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适当做出牺牲,才会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夫妻任何一方登上人生的顶峰,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婚姻质量,将情感和家庭提升到更高层次,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健康发展。换句话说,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当然,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孤独和寂宽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纪伯伦曾这样谈到婚姻中“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来自天堂的风在你们的空隙之间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倒满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
分享面包,但不可吃用一片面包。
一起欢快地歌唱、舞蹈,
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
就像那琴弦,
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
琴弦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扰。
一定要把心扉向对方散开,但并不是交给对方来保管,
因为唯有上帝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接近,
君不见,教堂的梁柱,它们各自分开耸立,却能支撑教堂不倒。
君不见,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I,重述知识」(必选)
作者提出真正的爱之下的夫妻独立性是怎样的,请梳理几个关键要点。
做一对基于真爱而特立独行的夫妻
一、每个人,不论男女都是奔着“自我满足、自我成长”的唯一目标去合群:结为夫妻、构建婚姻;生儿育女、组织家庭;交朋结友、参与社会。
二、每个人,不论男女、长幼、尊卑都要为自己而活,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满足自身心智成熟的磨练。我们都不是生而为他人服务的。
三、夫妻之间是职责分明、团结协作的关系,各自的目标是保有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志趣,通过彼此成全、相互取经达成自我认知和齐头并进,逐步攀登自我实现的人生高峰。
四、夫妻之间应该彼此成就,但并非一味牺牲,而是在保持个体自由天地之外,用爱浇灌婚姻的共同大本营,用爱滋养对方,协助其克服一时的困难和局限。
五、夫妻任何一方都应有自己一生为之努力奋进的追求,不因婚姻缔结而满足,不因对方成功而自我止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都要想方设法借助和依赖共同大本营的精心经营去完成这一使命。
六、哪怕是分享,也不是共饮一杯水、同吃一碗饭;哪怕是一条弦也你我有别、琴瑟和鸣;哪怕是爱的海洋也不该束缚两个独立的灵魂;哪怕是谈心、倾心也不能交心、贪心。
「A1,激活经验」(必选)
根据你梳理的内容,评估一下你与爱人间的关系,哪些符合,哪些还有欠缺,并用实例说明。
再说说接下来你将如何调整自己。
如果你是独处者,可以用此看看爸爸妈妈的关系。
自我婚姻观检视——爱不能是唯一
我主要是第五、六两条缺陷。
女人都希望先生工作之余能够顾家,并对自己疼爱有加,但到底这种要求的边界在哪里,分寸如何把握通常会有失偏颇,所以索取爱时往往过分,令对方丧失追求自我的必要空间,无所适从。
曾经有段时间,我的观念非常古板,认为女人承担所有家务、到婆家过年、大儿媳应该负责准备家宴等,都是一种角色固化,我必须为谁谁谁而做某事。这是极端错误的。那时我下班再迟再累回来也要争着自己做饭烧菜,彷佛如果先生先发现家里的脏衣服拿去放进洗衣机都是身为女人的自己失职。
同时,因为自己扮演了这样的“苦行僧”,看似“满足”了先生事业的需求,心底就认为其理所当然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回家要哄我开心,时刻要表现出对我的“爱”,否则就是不合格。
自己越付出多,越索取多、要求严,越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先生某些爱的关注与表达的不足,进而夫妻关系就出现嫌隙和危机。
之后的两三年,我给自己找了读书写字的“业余”爱好,并沉浸其中,为之花费了比吃喝打扮更多的大洋,重要的不仅是所学所闻更新了自己对于很多人事物的认知,而是在日常家务以外有了独立的小天地,发现了别样的“存在感”,也就再没空去苛责先生,同时也不得不拥有正当理由偶尔让先生做饭洗衣——谁知,这样谁空谁做的方式取代之前的你来我往模式,反倒大家都轻松许多——先生醉心下棋看球也不再惹我懊恼了。
咱爸咱妈
在我眼中,老爸总有许多爱好,除了农忙下地,他打拳操练、热爱打牌(红五)、竞猜彩票、关注新闻(如海峡两岸等)、写毛笔字、精于珠算……能够把自己机械重复的老年生活安排得尽可能丰富多彩。
而老妈白天黑夜成天为这个忧、为那家虑,正如某则寓言里的悲观老太太,雨天为卖盐的大娃难过,晴天为买伞的二娃伤心,一年到头没有一天为自己活着的轻松日子;但凡有点好吃的(比如大补却稀少的黄鳝泥鳅)都让给老爸吃,乃至现今饮食富足也限于餐肉不过一块,自种的蔬菜瓜果也尽挑最好的给子女或送人,只留下最差的;她即使会纳鞋底、织彩带(一种女红技艺)也是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她沉溺于往事的悲欢离合当中不能自拔,过去家贫的可怜、受气的委屈、遇难的凄凉,走入她的梦、笼罩她的心,让她看不到如今的比下有余、天伦之乐。
老爸身上的乐观、豁达,自我成长没有传递给老伴,而老妈活得失去自我,一切以老爸和子女、亲戚、他人为中心,独自建设家庭大本营,老妈的世界是如果子女没出息,老爸不在了,她就生无意义;老爸则在协作经营大本营,助人达己方面贡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