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每天早晨,在栀子花恬静而又热烈的香味中醒来。
喜欢栀子花,是因为有着太多的记忆是关于童年时光的,每当栀子花开,总会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的人与事。
前几天跟堂姐聊天,说到了栀子花,她说我们都快奔四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栀子花的香味一点都没有变,还像小时候闻到的那样有着熟悉的味道。
小时候,只记得那时农村各家住的房子,墙壁都是用土砖彻的,墙壁中间承重的柱子由几根主要的木头固定,房檐上是由灰黑色的小瓦片盖起来的,那时候的房子都比较简陋。每户人家后院都有个园子,用土砖围砌好的一、两米高。
我家后院的园子就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树和果树。
记得出后门左手边就有一颗桃树,每到春天花开的特旺,但不怎么结桃子。
靠左墙角处是一排的彼岸花,但那时却也不知是什么花,只觉得它的花开的很特别,跟其它花特别不一样,形状和颜色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虽然在墙角处,但它们却是那么骄傲的绽放着。
出后门的右边转角处是厕所,靠墙沿处是凤仙花和鸡冠花;每次跟随大人去后院都要问,哪个是鸡冠花?鸡冠花怎么没有鸡的头冠呢?一点也不像鸡冠呀?为什么要叫鸡冠花呢?每次都会因为类似的问题被大人训斥,以至于后来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鸡冠花。
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栀子花树,虽没有桃树那么的高大的枝杆,但花的香味,总会让人忽略它的枝杆是否繁茂。
后院由于很少有人打理,园子里长满杂草,较长的草有的比人还高,有的已经把其他花的枝杆都给遮住了。
只有那栀子花树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枝杆像是被人雕塑过一般,每到开花的季节,一树的雪白,满园都是栀子花的香味。
栀子花树杆上枝枝桠桠多,小时候个子小,经常要爬到树上去摘栀子花,那时树上开的栀子花都是比较小,属于现在的观景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栀子花的二分之一,虽小,于我而言,因为喜欢栀子花也觉得非常珍贵。每次摘一些枙子花放在房间里,整个房间好几天都是栀子花的香味。
儿时记忆中印像很深的一个早晨,和妹妹去邻居偷摘栀子花。 雨下了一整夜,门口的枣树花,落了一地,由于门前合场都是泥土,有些花被雨水冲的都像渗进土里了,光着脚踩在有枣花的泥土上,脚还不容易陷进去,软棉棉的。
周围田地里的蛙声和虫鸣声也叫的格外响亮,门前的枣树和梧桐树还有木棉树上,鸟儿们在欢快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刚从鸡笼子放出来的鸡,争先恐后的打着鸣,属于每天早晨的交响曲就这样有序的响起了。
和妹妹一起喂完鸡食,妹妹对我说:“姐,前村邻居家有好大几棵栀子花树,前几天去那找小伙伴玩的时候,经过她们家院子,靠路边有个小门上的锁的,感觉有好香的栀子花的味道,肯定开了不少栀子花,还是我们没见过的大朵花嘞!我们去那摘栀子花吧?”
我心想,平时那家人挺凶的,冒昧的去摘,人家肯定不会同意,偷偷的去摘还要翻院墙。
就对妹妹说:“还是别去啦!他们家人不会让我们摘栀子花的。”
妹妹说:“姐,我有办法了,你跟我来。”
我们俩来到这户人家后院靠巷子口的地方,隔着院墙就闻到了栀子花的香味。
墙院是用泥块砌成的一个不太高的院子,有一处地方因下雨时间太久土质松软都倒蹋了,我和妹妹就一一前一后的爬了进去,顾不得连衣裙上被泥巴弄脏了,只见那两棵繁茂的栀子花树就在这家人后门口处的右边靠着屋后墙,栀子花开满了,一树的雪白,雨后的栀子花上还有被雨水洗刷过的痕迹。
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俩便开始迫不及待起来,很快摘了几朵栀子花就发现忘了拿装栀子花的袋子。还是妹妹聪明,小声对我说:“姐,你看我们不是穿的连衣裙吗?把裙子的下摆提起来就是个衣兜了。”听妹妹这么一说,不得不佩服她人小鬼机灵的样子。
待我们把“衣兜”装的满满,正要离开时,听到这户人家后门,像是打开门栓的声音时,我们小声示意对方蹲在花树下躲一会,尽管衣服早被栀子花树上的雨水给浸湿透了,但仍然很开心,当然也有点做贼心虚的紧张感,怕被这家住人给抓个现形。
时间过的很慢,一会有唤“鸡咯咯”的声音,一会有狗叫的声音,就是没有人从这后门出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妹妹说:“姐,我们回去吧!”这时才现腿有点麻了,起身拎着裙子小心的挪到院墙边,翻过倒蹋过比较矮的院墙,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才发现她和我的连衣裙都湿透了,衣服上也沾上了好多泥巴,头发被栀子花的枝桠上的雨水也给浸湿了,凌乱的贴着脸夹,我们俩看着对方的狼狈样子,相视而笑,光着脚丫拎着裙摆兜着栀子花开满心欢喜的回家了。
后来,那户人家要建新房子,把栀子花树移栽到了我们家,被母亲栽种在后院,起初还长的挺繁茂,还开出许多大朵的栀子花。
母亲觉得树枝桠太多,干脆修剪些枝桠出来插在靠水边的泥土里,让它生根发芽后在移栽到其他地方。正是因为母亲的这样的做法,如今我们家前院的合场前又多了一排的栀子花树。
关于栀子花有太多儿时的记忆与美好的小故事。
这几天,从家里又摘了好多的栀子花,不禁又想起儿时的一些趣事来。
在这个夏日宁静的夜晚,又能在栀子花香中入梦了,希望在梦里继续让枙子花带我回到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