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大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管教中成长的,相当多的孩子习惯了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长环境上大学后,突然间感觉身上的“枷锁”全部解除了,自己想干什么全由自己作主,大学的老师是不会强迫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在他们眼里,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应该能对自己负责。
幼儿阶段,不知道是谁说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孕妇就天天对腹中胎儿实施胎教,孩子出生后,只要开始学说话了,孩子的“杯具”就来临了。两三岁的孩子,天天被逼迫着背古诗、学英语、学文艺等,一些本来阳光活泼的孩子,从此性格大变,有的甚至失去了童年,成为学习机器。我一直反对这种强加给幼儿的教育,但基本上反对无效,直到一位对外经贸大学的教授回家探亲,一群女人们为了证明我的“谬论”,请英语专家评判幼儿学英语是否有用,结果她们失望了。我们那一代人,父母忙于挣工分,基本上是大孩子看弟弟妹妹,以“放养”为主,很多淘气的事儿都干过,大部分是自然生长的,今天看来也没输,还赚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童年。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作业已经不少了,班主任经常呼吁家长配合,辅导孩子学习,时不时还得替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双休日是没有的,夫妻双方有时还包括爷爷奶奶,全家轮流陪孩子上“兴趣班”。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兴趣都是家长的,孩子毫无兴趣,楼上楼下、也算上自家孩子,天天可以听到孩子因为没这“兴趣”,家长打骂声和孩子的哭喊声。让一些年轻的妈妈反思一下自己的童年,她们振振有词“我们那时没这条件”。曾经和一些朋友交流什么很赚钱,他们说少年儿童的教育,今天回头看看,大把的钱花在培养孩子“兴趣”和“特长”的,失去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家长们转变了培养方向,认为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自己再辛苦也是白搭,脸上也没有光彩。于是停止所有正课以外的培训,主攻学校所学课程,弱什么补什么,花钱让孩子上提高班、精英班等,也有请老师到家里辅导的。一些是家长或孩子主动补课的,还有一些学生是老师要求补的。这里没有指责谁的意思,如果孩子的成绩确实不理想,补课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成绩已经很好了,却希望保持“不败”,硬生生剥夺孩子难得的休息日,逼着孩子继续补课。我觉得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用家长花钱买“心灵安慰”的心理,把孩子弄得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大学阶段,过去十多年家长和老师套上的“枷锁”终于全部打开了,大学老师下课不是回办公室就是回家了,宿舍管理员也不会管你熬夜打游戏到几点,更不会管你早上起不起床,即使你不回学校住,和对象在校外租房子过日子,也没人会管你。因为你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听不听课不重要,考试也不重要,学习成绩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享受没有“枷锁”的自由生活。绝大多数家长每月会按时把生活费打进孩子的银行卡上,然而这种不为钱愁的“享受生活”是短暂的,辛辛苦苦十多年,才自由四年,就结束了,接下来大多数学生开始为工作发愁。
很多大学毕业生说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是很正常的过程。因为上大学前的十几年,有家长和老师共同管着,每天的生活是被安排得满满的,上大学虽然没人管着,但基本上生活也是被安排好、有计划的。毕业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开口向越来越年迈的父母要钱,是不是有点后悔在大学没好好学本事,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如初高中毕业生工作能力强。为了缩短或消除毕业后的迷茫期,在大三大四期间,应该对自己未来就业有所考察了解和初步规划,比如向亲朋好友了解就业情况,或者双休日去人才市场,亦在招聘网站上浏览下人才市场行情等,目的都是为了提前进入角色,为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