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PACE》2015 年12月报道】题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功能致命性异常 1例(作者 Wutzler A 等)
德国柏林Charit´e - Universit¨atsmedizin大学医院的Wutzler等报道了 1 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因导线故障导致不能除颤治疗的严重情况。
患者为31岁男性,因院外发生了心室颤动(室颤),心脏骤停复苏后送入该院进一步治疗。 既往曾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0%] 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患者2年前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患者入院后给予低温治疗,之后无明显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入院时对ICD进行询问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的器械损坏或损伤的征象( 图1A)。之后将患者转至手术室,移除ICD进行检查,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的近端部分均未见明显损坏的迹象。进一步测试导线参数未见异常,心房感知8.0mV,起搏阈值1.3V/0.5ms,阻抗 603Ω。心室感知为22.3mV,起搏阈值为1.1V/0.5ms,阻抗为565Ω。
为患者重新植入ICD(Iforia,德国百多力公司)。测试ICD的各项参数稳定, 高电压阻抗为57Ω。然而就在手术即将结束前行除颤阈值测试时,ICD的脉冲发生器和程控仪之间的连接突然中断、反复尝试无法恢复。只能将此新ICD再次移除,仔细检查发现,在脉冲发生器钛机壳表面有烧焦、局部被击穿后的小孔洞的痕迹(图 2)。进一步分析,考虑第一个 ICD(Lumax,德国百多力公司)的除颤输出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放电输出通过低阻抗途径发放,从而导致 ICD电池放电,提示 ICD 导线的绝缘层存在缺陷。
最后,医生为患者重新植入了右心室的高阻抗电极导线(Idova,德国百多力公司)(图1B)。由于心脏解剖结构复杂,也考虑到植入的时间已超过1年,因此第1根右心室导线未予拔除。右心室新导线和新 ICD连接及工作状态均正常,行除颤阈值测试未再出现异常及并发症。术后2d患者顺利出院。
研究者认为,该例患者连续2次出现 ICD的故障均与导线缺陷有关,而这一缺陷在常规的询问和导线测试过程不易被发现。近来一些数据表明,ICD首次植入时无需行除颤阈值测试。但对于怀疑 ICD或导线故障的患者,即便在ICD的一般询问未见明显异常者也要进行除颤阈值测试。
(郑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