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问,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习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回答;但迄今没有谁的回答能够超出林语堂。
他说:学校应该像什么呢?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大森林;学生应该像什么呢?学生应该像一个个猴子;学习应该像什么呢?所谓的学习,无非就是猴子自由自在的采摘坚果。猴子可以到它想爬的树上去选取和摘食任何果子,然后荡个秋千,跳到别的枝头去。猴子的本性会告诉他哪一个坚果美味可食。
评:纵观教育,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学生可不是自由自在的猴子,学校是坚果丰富的大森林又能怎么样,不允许猴子跳来跳去用本性去采摘品尝,或者猴子在多年的教育体制下,进入大学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去采摘的能力和本事。
这个比喻的妙处有三。
第一,揭示了理想学校的本质。
如果学校是一个坚果丰富的大森林,那么,这样的学校一定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地方。首先,大森林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外在环境怡人,是学习的好地方;
其次,大森林中,坚果丰富,可供认识的物产丰饶,猴子不仅能采摘坚果,还能学习其他,这一点对猴子多向度的成长非常重要;
再次,大森林中的奥秘总是无穷无尽的,可供探求的东西,也总是层出不穷,大森林始终能够保持猴子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一切;
最后,大森林是生态的,绿色的,和谐的,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猴子,本身就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也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刻画了美丽学生的镜像。
好学生应该像猴子。猴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命在于运动。猴子比较活泼,经常是奔跑的,活动的,灵巧的。运动之余,劳逸结合,猴子偶尔也会皱着眉头思考人生。
猴子是聪明的,这种聪明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如狐狸般的狡猾。一旦解决不了问题,猴子也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但绝不会半途而废。
猴子的动手能力总是最强的,他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为了追求美好的月亮,猴子们手牵着手,尾巴勾着尾巴,合作无间,创造性的水中捞月,这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猴子还是动情的,他们既有“猿猱欲度愁攀援”路漫漫修远的喟叹;也有面对凄清风景“两岸猿声啼不住”伤心不已。而我们今天的学生,在应试的磨折下,很多人的情感已经枯竭。
猴子的担当,最让人感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想想看,山中不过是没有老虎,那还有多少动物凶猛啊;但因为没了老虎,大家都失去主心骨,全变成了懦夫。这时候,猴子却挺身而出,用柔弱的双肩担当起大王的重任,这种以山中为己任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山中兴亡,我的责任”的担当精神。
猴子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品质。先扎根于大森林中,采摘坚果,直到最后森林被砍伐,被焚毁,森林的面积不断减少,猴子却一直在坚守,直到最后一棵树倒下,猴子才落寞散去。这比无数饱学之人的人走茶凉,朝三暮四,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
评:我们都愿意做一只猴子,相聚在一起,播下各种种子,长成一个美丽的大森林,所以我们在大猴子李十几年的基础上继续播种收获,为了大森林和更多快乐的猴子。
第三,描摹了高效课堂的特征。
学习的本质就是猴子采摘坚果。
在大森林中,意味着这样的课堂是大课堂,氛围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赏心悦目的;大森林的坚果又是难以穷尽的,不会出现好猴子吃不饱,孬猴子吃不好的现象。
采摘的内容——坚果,坚果是有营养,有价值,富含维生素的,吃了能够长身体,补脑子。这就有效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学习的东西,必须是有用的。这种有用,不是功利性的有用无用,而是对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价值和意义。
采摘的方式,注重了猴子的自我选择性,猴子可以选择自己个性化的采摘方式,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没有谁人为地规定猴子,用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手法采摘,也没有人对猴子进行奖惩,设立什么最佳采摘奖,最美采摘手法奖等等。这就有效地保护了猴子采摘坚果的内驱力。
保护猴子的自主采摘权,就是保护了猴子采摘的积极性。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学校是大森林,学生是猴子,学习是采坚果。那么,老师呢?老师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
老师不能做猴子饲养员。
如果是,则一定圈养了猴子,限制了猴子,出力不讨好,饲养员累,猴子也累,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非马说,打开笼门,让鸟飞走,还笼子自由。
只有鸟自由了,笼子才能获得自由。
老师也不能做森林看护夫。
知识守卫者是最大的无用者,知识不是稀缺性的东西,任何人都能随时采摘,免费获取。森林守卫者,根本无需老师充当。
老师更不能做一个耍猴者。
让猴子向东,猴子不敢向西,在耍猴者的指令下,猴子打躬作揖,丢弃了整片森林,讨取大人口中的一点食物。何其可怜也。如果老师把自己当成一个耍猴者,那他也必将被小猴子们所耍。那简直是一定的。
那么,老师应该做什么?
我觉得老师应该做一只大猴子。
带着一大群小猴子,在森林中,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做一个森林里的守望者。
与小猴子们,一道经历,经历最初采摘到坚果的欢喜和颤栗,经历第一次品尝到坚果美味的幸福和自豪。这是大猴子生命的又一次长大,心灵的第二次发育。这是最美的教学相长。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猴子可能还会给小猴子引路,提供一些攀爬的经验,示范一些跳跃的技术,鉴别一些坚果的好坏……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在静悄悄中发生。
也就是说,大猴子首先要充当小猴子的铺路人,其次是引路人,然后是一道采摘的同路人,直到最后,一定要做小猴子的陌路人,把整个森林和世界让给小猴子,让他们完全自主的选择大树和采摘对象。
世界毕竟是小猴子的,成长的过程,任何人没有办法替代。
为了这一份沉甸甸的成长,我们何妨做一个大猴子,用期待的眼神,目送,并且,不用追。
读完这篇文章,感慨颇多。
原来,大猴子要做铺路人、引路人、同路人,最后成为一个陌路人,把整个世界都给了小猴子。这才理解很多时候李老师的心态为什么那么平和。
原来,做老师也好,做学生也好,做人,还得回到最原始的本质——一只猴子,一只快乐的猴子,一只向往美味坚果,并跳来跳去去采摘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