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与人聊天,我会说:“我年轻的时候……”言外之意,自己已经老了。
直至把母亲接来住,才知道什么叫老。老母尚在,小女还未成年,怎有资格说自己老!
《黄帝内经》里说:“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又曾听人说:人在幼小的时候和年老的时候身体变化很快,而中间的几十年变化慢,如婴儿一般以月龄计算,差几个月变化便很大,老年时虽没有婴儿那样变化迅速,但也是较快的。
看来真是这样。
这次明显感到母亲体力大不如前,白天时时卧床,每隔-会儿便躺下睡一小觉,难道仅仅就因年老了吗?
以往母亲来住,都是一个人睡小卧,夜里情形不甚清楚,这次,女儿上了高中,常在小卧室写作业,多有不便,于是我和母亲同睡大卧。这才对母亲夜间的睡眠情况有了清楚的了解。原来母亲夜问随时需观察护理造口,遇到排便时,往往一整夜不能入睡。随时处于警觉状态。因有过一次从床上栽倒在地上的经历,母亲起夜时很谨慎,动作迟缓,先右侧转身,用左手臂支撑,翻转身体,再用右手支撑,弓腰爬起,每一个动作都很小心。
母亲每起一次夜都会晃动床体,我也自然被唤醒照顾母亲……
这使我联想到女人每月经期那一个礼拜不也是晚上睡不好吗?但现在使用卫生巾已大大地方便,可睡安稳觉了,可是母亲……
难怪白天时,母亲需常常小睡,不过不论如何,每早母亲都会早早地穿衣起床叠被,哪怕起床后再和衣而卧。
母亲身心俱已脆弱。
早饭后,母亲便小卧-会,我则去厨房洗碗,之后出门买菜,此时看她正睡的样子,不忍心打扰,便出去了,然而当我自外面买菜回来,母亲早已候在门口,并且一见面就嗔怪说:“走了就不回了?”很委屈的样子,透出对我的无限依赖。
随后孩子告诉我,母亲醒后,先挨房间找我,后又站阳台窗户往楼下看我,并问乖:“你妈去哪儿了?”乖说:“买菜。”母亲一脸怀疑不屑轻蔑:“哼!买菜?”
母亲行动真是不便了。每天出一次门,便是她唯-的运动。
母亲来的第一天,先休息一天没下楼。第二天,第一次下楼,我带她去泽秀园。我喜欢去的地方,也想让她来看看,半路上歇了两次终于走到,可是母亲是小脚,被鹅卵石路硌得疼,所以只在曲廊(里边路平)里走了一圈,而且看起来母亲对这里的美景兴趣不大,只说:“这里人少”原来母亲是要找人多热闹之地。于是不久便出来转至游乐园,一进西门,她就走不动了,立马找凳子坐下歇息。
于是之后,每天下午睡起,母亲都早早穿好,准备和我下楼外出散心。下楼时,两步并作一步地下台阶,同时抓紧楼梯栏杆,到了楼下,我说:“就在楼下小公园吧?”母亲指指市场的方向,于是我搀扶着她缓缓走向矿中大门口,到了矿中门前,路对面的树下的长椅上已坐满了老人,于是母亲就在这边的树周圆台上坐下来,母亲想就这样坐在那像看电影一样看热闹的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我想,那大路边看人的同时也被人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也在看你”就说:“路边空气不好,去游乐园吧!”于是母亲稍事休息,我们继续缓步穿过半条步行街,拐进游乐园东门,同样,一进去就再不多走,择最近的凳子坐下,远远地,看大妈大婶们跳广场舞。有时,时间久了,我问:“妈你去厕所吗?”我指指二三十米外的地方,妈说:“那么远,算了。”宁愿憋着,唉,二三十米就嫌远了,母亲的行动能力确实有限了。
-天,我安排母亲在游乐园坐好。我去蛋糕店买蛋糕。由于在店里稍耽搁了一下,等我从蛋糕店里出来,-看,天气变了马上要下雨,急急回去原地,却不见母亲踪影,心一慌,赶紧跑出来找,原来母亲怕下雨,出了游乐园,来到了步行街边上的长椅上坐着等我,看见了我才放心了。
于是,每天下午我都会搀扶着母亲慢悠悠地以常人步行速度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走在这条路上,就像我学步时,她牵着我的手慢慢走。曾经问母亲,我用自行车驮你吧,母亲坚持说:“不用。”
每当回家路上,母亲累了,即使有我的搀扶,她脚下还是会偶尔被绊一下,她便自言自语:“我怎么两腿没劲了?腿怎么抬不起来了?”
不下楼时,母亲睡醒了先到各房间依次查看一下谁在谁不在,然后就去前后阳台窗户盯着楼下看解闷,看着楼下来往行人,母亲常感慨现在的女人穿得太暴露:“头发白了还穿着短裤裙子露大腿。”看完人,又开始看车:“你们的车呢?在哪儿停着?要是你会开车咱们就能出去了。”因为这句话我竟一时有了学车的动力。有时她可能睡得太久,醒来竟问:“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
母亲闲不住。她估计着到了做饭时间必去厨房看一下我,遇上有活了还要帮我干一下,比如掰豆角,包饺子什么的。有一天吃卤面,母亲可算是找着活了,早饭后早早地掰好了豆角,我因有事出去,快11点回到家时,一进门就听见“咣”的一声,只见母亲左手拿面盆右手拿碗从面袋里舀面,准备和面,同时说:“怕你不回来。”我赶紧惭愧地接过盆和碗,一看碗碰裂了,母亲忙说:“右手拇指虽长好了,指头肚还是麻木的。”是啊,母亲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下我更加自责自己在外面耽于外物,没及时回来。说到母亲的手指,是去(?)年冬天在弟家不小心摔了一脚,将脸上蹭出皮伤,右手碰肿,右手拇指甲脱离,长了近一年才长好的,也是经过这次摔,母亲才在我们说服下柱上了拐杖。
午睡后醒来,母亲也会先去厨房看一下锅有没有洗。来的第一天下午,我因送乖去上化学课,回来一看母亲就在厨房洗锅呢,于是以后我记得饭后必及时洗锅。
看见力所能及的活要动手干,晾衣,洗小件衣服(她自个儿的)……
母亲确实是老了,令我想到风烛残年这个词。
今年前半年在二姐张罗下给母亲做了双眼白内障手术,可是还常听她念叨:“眼怎么还是糊叉叉的?”我心里想,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变。所以即使摘除了白内障也还不解决问题。
耳朵背了,说话需贴耳大声才能听见。
牙早已全掉落,满口假牙,做高梁面疙瘩时不小心稍硬点就咬不动了,煮玉米、苹果、桃等水果想吃又咬不动,我便用料理机榨碎了让她喝汁。
晚睡前帮她洗脸,洗脚,她顺从地让我洗,小脚被裹得不忍目睹,除大脚趾是直的,其余四指都骨折了压在脚心,走路硌得怎能舒服?洗完了脚她还要穿上袜子睡,因为她说脚放松了要酸困。我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走路离不了拐杖,一旦没有,快靠近墙、门、人时出于自我保护,习惯性地早早伸手去扶,让我想起婴儿刚会走路时的情形。为安全起见婴幼儿应一直在母亲视线内,同样地,当母亲年老,也应该在子女视线之内。
能接母亲来住,照顾母亲,实是我的福分,非常珍惜,回顾短暂的二十二天,却也有不周和遗憾之处。
一开始母亲不习惯我的饮食习惯,吃蔬菜水果多,导致两次稀便,给母亲带来护理麻烦。
母亲虽年老,可她属阳实体质,不顾糖尿病饮食禁忌,和我要冰棒吃,我却出于严格要求没答应,只把刚买的蛋挞给了她一个搪塞过去,后来想何必认真,才又让她吃了一次。
饮食的矛盾:无牙需软烂,而软烂的饭食升血糖指数高,糖尿病需多吃绿叶蔬菜,而她有的菜又咬不动,软烂细碎咬动了,还得适合做过手术的肠胃,要兼顾较难,只有高梁面水煮疙瘩还同时能满足这两个条件。
总觉得母亲聋了,听得少,说得少,和人交流得少了,母亲说话反应有时迟钝了些,言语记忆时有出错,越是这样越应尽量多跟她说话交流才对。母亲走了才想到可以配耳塞或用扩音器和她说话。
没多逗母亲开心,给母亲找些娱乐活动以打发夏日漫长的白天,如看戏看体育比赛看过去的相册,或不如让她认字看漫画书,念佛号,数佛珠,给她买个唱戏机,没给她解释奥运会的意思。
没带母亲逛超市,为她买衣服鞋。
没让母亲教我做鞋垫。
没想到去湿地公园坐坐多人自行车。
虽有一天晚上去白马寺了,可那是晚上,又下小雨,玩得不好。
有两次打针打得疼。
没给她治灰指甲。
后悔对母亲提的两个要求:室内外鞋分开,晾床单时先抹干净晾衣架。母亲老了,我应把她当成女儿一样娇宠依顺她才对,有什么资格对她指手划脚呢?
后悔当母亲针对我为人处世提出建议时露出的不耐烦。
后悔在母亲面前显摆照着书盘出的中式盘扣。
后悔没留母亲多住些日子,母亲看到我有点儿忙起来了,也觉得有些时日了,便问:“今天几了?”我知道母亲记日子用的是农历,我不能说几号了,总得看日历查出对应的农历日子,告诉她,她算一下住了几天了,然后就说:“你要忙了我就回吧!”哪知我太实在了,不知挽留母亲多住几天,正好弟弟也跟我商量多会儿来接母亲的问题,也就同意了。但过了两天弟弟也没动静,我知道他工作忙,我想不来接也好,正好让母亲多住几日,可是突然他瞅他的空就来接了,让我措手不及,挽留都挽留不住了。仔细想想,在我弟弟家常年住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家住难道还有忙不忙之分吗?我再忙,作为老师,我的工作比他们还是有规律轻闲些。
后悔……
总之子女做再多也报答不尽母亲的生身养育之恩,孩子上了高中随她来学校附近租房子做饭,最近早上五点就得起来,给她做些简易早餐让她带去学校吃,才想起自己当年上学时母亲也是这样早起操劳……,想起我带饭上学的日子,而那时的生活条件那么差,那时的煤火炉多么不便,简陋的小铝饭桶,饭桶里的简单的饭食……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打住。
希腊神话中一则迷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下午三条腿。简练地概括了人的一生。如今的母亲也柱起了拐杖,且已离不开拐杖,祝福母亲的晚年健康长寿,安乐祥和!
当你老了,当我老了,是什么样子?又如何去应对?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现在孝敬父母,侍奉父母是为父母其实也是为自己,看到父母年老的样子也就等于提前看到年老时的自己。由于家族的遗传,父母得的病就是我们将来有可能得的病。侍奉母亲的过程相当于提前练习当自己年老得了相同疾病时如何及早发现如何诊治如何吃药如何饮食调理如何起居。从这个意义上说,侍奉母亲等同于母亲在教我们如何面对“老”,所以和母亲在一起,母亲时时刻刻都在教我们,而我们有时却没意识到要学习什么。母爱如春晖无处不在!母爱又怎么能报答得尽?你在报答母爱的同时总是得到更多!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