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大英帝国以给乾隆皇帝迟到的祝寿为名,派遣以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的使团求见皇上。英国使团带来了火炮、军舰模型、马车等物品。期间,关于中国式的三叩九拜还是英式的单膝跪地行礼成了后世的美谈,而许多历史学家指责乾隆皇帝拒绝了走入文明世界的最后一次机会。
一开始,乾隆皇帝小孩子一般的热切期盼英吉利的礼物。所以,允许使团提出的在天津登陆,北上北京,然后去往承德避暑山庄面见皇帝。当时,英国使团到达天津的有五艘船,主船叫狮子号,是有六十四门大炮的军舰。五艘船在使团登陆后,返航在浙江舟山候命。
乾隆皇帝对礼物有点失望,对马戛尔尼固执的单膝礼也不满意,所以,马戛尔尼提出的包括通商、削减税金、北京设立使馆等六项要求,乾隆皇帝一口回绝。
一无所得的马戛尔尼使团经由京杭运河南下,由军机大臣松筠与几个级别不高的官员陪同南下,行程非常的辛苦。由于大清政策不许使团上岸,进城,所以行程郁闷无比。后来,皇恩浩荡,允许他们上岸观光,随船步行。当然,这也是为了让他们饱览优美风光与国泰民安,有炫耀成分。
马戛尔尼一行到了杭州,时间是1793年11月9日,由于不许入城,所以使团住在城外艮山门附近的船上。
不过从后来使团成员的记录里读到,他们有部分人也曾三次进入杭州城。第一次是几个低一点级别的官员诸如巴罗总管等,在大清低级别官员的邀请下,游玩了西湖。据记载,他们吃了一百多道菜,十几种瓜果。随行的画师亚历山大注意到了湖边山上密集的坟墓,回国后制作了一批铜版画,其中就有西湖边的坟墓图。不过,大部分使团非常无聊,有人用望远镜观看杭州的女人。
第二次有点乌龙,原本按双方的约定,使团从舟山南下广州。可是,原先的五艘船有四艘已经提前返回了广州,只有一艘在等待。而马戛尔尼坚持不走海路,要沿内陆水陆兼有的行程去往广州。其实,马戛尔尼是为了尽多的搜集情报。所以,在得到皇帝的应允后,英使团兵分两路,十三人从舟山乘船,七十六人走内陆。而舟山的团队离开时,有几件走内陆的行李不小心混入了舟山行李堆。所以,巴罗总管与一个英国上校在一名清军军官一名大清士兵带领下,坐牛车沿杭州城外去追行李。等到从浙东运河码头拿到行李返回途中,走到杭州一座东城门,英国人打算闯进城门,守卫的大清官兵马上进入战备状态。不过,在奏明原因后,杭州官员主动放他们穿城而过。
第三次是使团离开时,七十六人做了肩舆进入了杭城。这一次,他们详细记录了杭州的茶叶店、丝绸店、小吃店,甚至卖燕窝的、木偶戏艺人都进入了亚历山大的画里。而且他们把雷峰塔的建造年代估计成了孔子时代。
英国使团一共在杭州停留了六天,从钱塘江沿富春江进入兰江而后衢州,然后入江西。当时陪同的是原浙江巡抚,此时刚刚升任两广总督的长麟(不过,大清官员一概记录成管押英吉利使团,这管押二字奥妙不已)。
虽然看似一无所获,其实,使团一路南下,对大清的国力与军队的武器以及战斗力已经一清二楚。所以,马戛尔尼的日记里有这一段话:英国两艘军舰就能胜过整个清帝国的海军,半个夏天就能彻底摧毁中国沿海的所有船只。
英国使团的副使名姓斯当东,他的儿子小斯当东此时十一二岁,也随团前来。由于小斯当东会简单的汉语,所以得到了乾隆的喜爱,曾赏赐香囊。在鸦片战争前的英国议会辩论会上,战与和相持不下,小斯当东一席对大清的发言,最终通过了动武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