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七)——做一个有主张的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与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卫东相遇。他的培训,要求教师“炼制主张,让教学行为转型升级“,收获不少。

炼制是一种自我发现,也是一种自我教育。好老师需要有自己的主张。这样可以促进专业的成长。

在当下教学之“实然‘’与未来教学之‘“应然’的裂谷间“树‘’起来。而要树起来的,需要教师的智慧。

教育主张诞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土壤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再造的。成功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而我们大多数教师,是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冯卫东教授用一组数字说明,南方的教育与我们北方的差异性。看到这组数据,有些汗颜。西安教师群体在主张方面太过薄弱了。我们没有一项国家重点课题,即使是发表的文章,也和南通市差得很远。

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依然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我把冯卫东教授的讲解理解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学科素养,并且有自己的深度思维,并与教学结合,彰显学科风格,自己风格。

回想许多教师的课堂,借鉴太多,没有深入的思考,弄成大杂烩。看起来热闹非凡,实则没有多少深刻的理解。学生只是教师指导下表演的工具而已。

南北方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也不同。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一直走在教学的路上吧。克服懈怠,克服倦怠,在新时期,有新的样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接受新的理念,修正教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记住一句话:我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