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人们依然很注重出身。对于跟随养父行走多年不知自己亲生父母的周莹来说,在那个时代,自然不会被大户人家看得起。
但是她讲义气,有头脑,知悔改,够机灵。所以得到了吴聘疼爱,得到了吴蔚文的信任。
想来当吴老爷在判断出吴家东院即将面临“军需案结局”的时候,心里知道还有周莹在,也是一种安慰。远比当初让吴聘娶了胡咏梅,更有意义,更有希望。
但是出身较好,一直和吴聘关系较好,两家还是世交的胡咏梅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加上之后自己的父亲也自尽而亡,她把所有怒气、怨气、愤恨都倾注在了周莹身上。
她口口声声说,吴聘本来该娶的就是她。确实,从门当户对和之前的渊源来说,确实娶得该是她。可是军需案后,她从没质疑自己的父亲在军需案中的作用,也不怀疑杜明礼所谓“报恩”的表象之后的目的,更没考虑过自己当年的准岳父的为人以及他为什么要害死自己的爹。这真的是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心智吗?(即使父亲告诫她要远离杜明礼这种人,她也没放在心上啊,所以后面的事,也怨不得别人。)
(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当吴家东院倒台,如果吴聘当初娶得是胡咏梅,这位大家闺秀会做生意吗?能把吴家三院集合到一起吗?能守得住下面的人心吗?她不会考虑这些,她只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身家蒙冤。试问一个大家闺秀难道就该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吗?
在周莹被无数次的冤枉-欺负的时候,她一直都对自己说,是因为周莹才害死了吴聘哥哥。可是如果她真的爱吴聘哥哥,不应该是爱屋及乌吗,不应该是扶持东院吗?毕竟吴聘哥哥的娘还在东院。可是她听了杜明礼数的话,就想当然的觉得三寿帮能帮她收拾掉周莹,可曾想过这件事对于整个吴家会有怎样的影响?
似乎唯一励志的举动就是开了个洋布庄,药材做不成了,也得想办法挣钱养家啊。既是做生意,也是想把周莹打倒。可她终究还是输了,即使周莹已经提出了双赢的办法,可是杜明礼一说,她又信了。倾家荡产本已很惨,失去父亲之后杜明礼终究也还是撕破了脸,她就要活不下去了。
我们的大女主周莹在奋斗了几年之后发现了亡夫过世的真相。善良的人能放下仇恨,只是想解开真相。明明是她胡咏梅的一念之差,本想害死周莹,结果却害死了自以为自己喜欢的吴聘哥哥。可是受不了真相的胡大小姐居然要再次杀了周莹泄愤。
大女主还有20集没演呢,不能死,于是周莹的养父周老四光荣杀青了。他替周莹挡了胡咏梅那一刀,而后胡咏梅自刎在吴聘的坟前。
吴聘的中毒死亡之谜终于尘埃落定,但是周莹的身世,还是个未解之谜。四叔在咽气前说了周莹身世的一点线索,相信这在后面的剧集中,会起到可能重要的作用。
想来若没有贝勒爷派出的杜明礼,胡家和吴家、沈家,能安稳的过这一代。可是乱世之中,变数太多。本来能享福一辈子从大小姐变成少奶奶甚至老夫人的胡咏梅大小姐,年纪轻轻,活的和守寡貌似也没什么区别。而且她缺少机敏的判断,事发多年后依然没有发觉异样,一直被杜明礼利用,更不像周莹那样又自己的事业,这个悲剧,早点结束,想来对她,也是解脱。
(注:演员的演技很到位,只是单纯分析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