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下舍友们在打闹……
戴上耳机,静静地阅读这本书。
(时间不晚了,匆匆忙忙写的一份稿子,待全部阅读完后会重新整理)
今天阅读的是第六章节——阅读。在第一次阅读《智识的生产技术》时,我最看重的,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有两部分:卡片与阅读。而这两项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卡片的话,还在路上,京大型周四到,index估计明天就能到了,也是终于能实践了。阅读的话,现在倒是天天读,因为处理了许多冗繁而又不必要的事,现在不管多忙每天都能找到一段时间阅读。
进入正题吧,在《智识的生产工具中》,我们要怎么去阅读呢?
对于“源头书籍”,还请“只字不差的阅读完”
“源头书籍”的重要性这里就不详谈了,但对于这类书籍,一旦开始阅读,就一定要阅读到最后。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正确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无论什么书籍,作者一定都有一个总体的构思,这一总体构思贯穿在全书的每个章节中,并占据各自的位置,以此对应各自应有的内涵。
当然娱乐性阅读倒是可以另当别论。但如果真的对书中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又何必话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呢?
区分“读过”与“看过”
当别人问起我们是否读过某种书时,基本上所有人的回答都可以归纳为这两点:“读过”与“看过”。但是当你说出这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时,大部分人就会本能的认为你已经完全的阅读完了一本书。
其实,你从来没有区分“读过”与“看过”。问题在于,但别人问起你是否读过某本书时,你用这两个词去回答,你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好像自己真的已经读完一样,实则不然。
读过:你已经“完全的、完整的”阅读完一本书。
看过:你还未完全阅读完一本书,甚至只是刚翻几页。
你看,反正大家都没有刻意的去区分“读过”与“看过”。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都认为:读过=看过。
被问起时:“嗯对,我看过啊!”可能还有一种隐隐的自豪感吧。
在了解了“读过”与“看过”的区别后,我们就可以设置处理方式了。
其实也很简单,只需在书籍的第一页写上这么几个字:
xx年xx月xx日 入手
xx年xx月xx日 开始阅读
xx年xx月xx日 阅读结束
当然,我们也可以二次阅读哦。对于二次阅读下面也会讲到。
确认记录与读书卡
对于读书笔记的记录,我想大多数人都很困惑,到底是边读书边做笔记呢?还是说全部读完,再去做笔记呢?
我想大部分都会选者前者,我当然也是属于前者的。但书中却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一种自古流传至今的读书笔记就是记笔记,要求人们随着阅读的进程 ,摘抄经典语句,书写警句与感想。不过,我却不赞成这个做法。如此考虑,与我不赏识一点点细爵慢咽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那些要求一一做到,那么,阅读就会原地踏步,迟滞不前。况且,如果谨小慎微,一味拘泥细枝末节,就难以纵观全书。有时候,难免会把人搞的精疲力尽,书读不到结尾就弃之不顾了。加入我们的着眼点是要将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这种容易造成挫折的读书方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总而言之,将全书从头至尾通读一遍,才是上策。
可能我们会说,那么看书时闪现出来的灵感不去立刻捕捉吗?其实,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困扰我们的最主要问题。对我们来说,灵感的确很重要,在读书过程中,偶获的“灼见”,真的让人很难割舍。
但我们不妨这么想,在热情完全冷却后,你脑海中剩下的还会闪现出什么?
我们可以在阅读完整本书的过程中,用铅笔划下,当时我们认为很精彩或者说很重要的语段,待全部阅读结束后,在去“堆读”,也可以理解为做笔记。
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你阅读的战线一定不能拉的太长,我认为最多最多三周。
实际上,这也符合认知学习法,因为在你做笔记的时候,你设置了一定的“难度”,也就更易于你去记忆。你会问为什么?那么,反常识的点来: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记录与提取是正相关的。但实际上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录的时候,设置的难度越高,你就更容易提取。
这个习惯,钱钟书先生也很热衷。
书读两遍
由于我们第一遍的目的是阅读完全书,并大概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旨,划下当时感兴趣的语句。也进行了一次“堆读”,也就是做笔记,待大脑冷静后,记录整理下来的笔记。
于是最后一次,的阅读效率极高。它等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全书的精华,那么同时,我们对全书的总认知也有了升华。
实际上,我们读了“三遍”不是吗?
双重读书
我们划线的部分基本上能分为这两种:“有趣之处”与“重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