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文章,都在批判中国的教育,将矛头指向体制,指向家庭、社会或学校。
以分为尺,以考为量,连上好一点的小学都要考孩子的素养、智力和逻辑思维或面试家长。
作为一个处在教育阶段偏后方的大学老师,我深感无助和无奈。
如课本所言说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等观念的关键形成期,我倒觉得这更是一个易暴露每个人从小到大所受教育存在缺陷的高发期。
大学里,聪明而又自制的学生会去在这一阶段不断发现自身的核心问题,接受老师适当引导,便努力改善、提升从而成就更优秀的自己;但仍有少部分人浑浑噩噩,更因缺乏自省自制力,而呈现下滑堕落之势。
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普遍所反应的种种弊病,深究其根源,实则关乎大学及其教育本身的只是一少部分,根源主要在于其原生家庭、生长环境、小学中学教育对其的影响和指向性作用。
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我常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越是容易出现极端问题的学生其家庭或父母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仅不能在引导帮扶孩子方面起到配合助力作用,反而会背道而驰引发更糟糕的后果。
把一个受精卵养护到一个健康的胎儿其实相对容易一点,只要母体的营养供给和体质健康即可;但把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培养成十八岁有自己明显的性格特征、爱好取向、思想观念的人就太难了!他是自信还是自卑、喜静还是好动、坚强还是脆弱、自私还是博爱,这些取决于什么?其实不用多说,任何一个人都想的明白。
如果不是后天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变故,你会发现一个敏感自卑的孩子家里肯定有一个严厉苛责的家长;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背后肯定也有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一个易怒易暴的孩子身边也一定有个易怒易暴的家长;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背后也有一个重视教养的家庭。
孩子的知识、技能更多的来源于学校教育,而他们的素养则主要来源于父母和身边人和事的耳濡目染。
而关乎每一个人长远的一生来说,基本素养可能比专业的技能技术更为重要,甚至好的基本素养可以助力一个人收获更丰富精深的个人能力。
但更多时候,父母家庭更关注老师口中的孩子、更担心自己孩子在同龄生中落伍掉队,更关心专业成绩,更害怕孩子吃苦摔跤,尽管小心翼翼、尽管竭尽全力,却往往以爱的名义在孩子成长最快的那几年忽略了他们内心世界微弱的变化。
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孩子们自知自己的任务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繁重的学业压力让他们身上这些潜在的病弊无法充分暴露显现;高考结束后更没有几个家庭会科学的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方面剖析孩子的性格、爱好、特长和价值观等到底更适合读哪些专业,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行业;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考上大学就差不多进了保险箱,很少过问和监管督促;实际当进入大学这个看似宽松,实则考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表达等综合素质的环境后,每个人的优势缺点逐渐暴露无疑。
所以大学里会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只会读书的“老实”学生,一种是厌学至极的堕落学生。而处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大部分孩子会在不断的发现和调整中寻找平衡,发觉并培养最真实和优秀的自己。
有一句话这样说:优秀的人,走到哪里都很优秀,不需要指引。而我觉得这其中的“优秀”不是分数,不是成绩,而是综合素养本身。
所以,当一个已经进入大学的孩子身上出现种种问题时,也许更值得我们反思的不应是大学教育本身,而是潜藏在他背后得家庭和家人。
这只是作为一名普通大学学生工作教师的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但也希望和正在小心翼翼培养孩子的父母们共享。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您喜欢,记得点赞留言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