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五年级组一二.九歌咏比赛,但是我们争分夺秒,一点儿也没有耽误彩虹花晨读时间。打开视频,孩子们一眼就看到了优秀打卡榜单上有我的名字,“哇!我看到到曾老师的名字了!”“曾老师,你上榜了!”“我也看到啦!”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观察我,我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随后就跟着张老师进入晨读课程。
今天学习的古诗是杜耒的《寒夜》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中有两个字音需要强调,一个是“耒”lei三声,一个是“沸”读feⅰ四声,还有一个多音字“便”。这首诗从字面上去理解,不是很难,孩子们通过事先预习,学起来更是轻松了。
我们跟着张老师一边读古诗一边理解诗的意思。
屋外寒气逼人,在寒冷的冬夜,屋内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温暖如春,这是怎样的情景呢?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意思是: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意思是: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的不同了。
听了张老师对古诗的解读后,我马上关了声音,再次带学生深度理解诗意,“屋子里暖烘烘的”我问:“屋子里为什么会暖烘烘的?”孩子们的回答太有意思了。
“水中的热气。”
“冷气进不来。”
“主人的心里暖烘烘的,因为有客人作陪。”
我又问:“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的不同,除了月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高兴地说:“今晚,主人的心情与往日不同。”
下面进入“我的声音最美”诗朗诵阶段,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这样很快就学会了诗。最终,王海森和王雨彤被评为“我的声音最美”之星。
今天李思源的诗配画也做得特别精致,她不仅画了主人和客人以茶代酒促膝谈心,还画了一个小孩在煮茶。
最后,带孩子们来一次情感体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能否懂得这样的情谊呢?当你的朋友到你家里去了,你是用什么招待的呢?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去后,教室里像炸开了锅,都抢着说出自己招待客人的方式。
彩虹花晨读课太有意思了,就看你怎么去挖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