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世界上有了电灯。
一百多年后,我的母亲却仍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偎在母亲的怀里,看见了这闪动着的人间灯火。一直到少年时,我也不知道华灯初上是怎样的一种景致,灯火阑珊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一个世纪的光阴里,我的祖辈们对灯火是否有过一些遐想呢?
母亲的小妹嫁在了山西,几年前大表弟结婚,我和母亲专程去了,回来时在杀虎口驻足停留了片刻,那个时候就再次想起老辈们说的“口里口外”的故事。我的曾祖父一辈就是“走西口”而来的,老家在偏关县,他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背井离乡,而来此安家落户的呢?
没有人愿意安守贫穷,父辈们也渴望看见那另一点儿灯火。
垦荒种地,夯土垒屋,他们用点点滴滴的汗水和丝丝缕缕的劳苦建起我出生的小村庄,点亮了这个小村子的第一盏灯火!因为同宗同姓,大家都是梁家人,这个小村子就成为我灵魂里的“梁庄”,始终晃动着一盏灯火,弥漫着,牵绕着。
漫边青草茵如毯,无穷野花独芬芳。在那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里,自然却馈赠了我纯净的山水与厚实的土地,于是我童年与少年的时光便游走在这片土地上,欣欣然而又悠悠哉!每当夜幕降临时,小屋里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总会晃动着母亲忙碌的身影 ,空气里也总会飘起有着妈妈味道的饭菜的清香,那是一种粗茶淡饭的生活,却是一种精雕细琢的记忆,闪动在灯火之中……
电石灯在家里亮起的时候,日子也仿佛鲜亮了很多,但我仍然是不能想像屋顶上挂上电灯泡,发出明晃晃的光,会是怎样的一种明亮!一直到我少年时,村里才通了电,早已忘记了当时的情景,也不记得夜幕降临后第一次亮起电灯的村庄是怎样的模样,一定和那时夜空里异常清晰的星星遥相呼应吧!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队长,为这个上电的工作也颇费了些心力,至此,我的家,我的村庄有了明亮的灯火。
挂灯笼,过大年,是几千年的传统,小村里没有电的时候,除夕夜,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一盏马灯,没有风的时候,它静静地站着,火苗在微微地跃动,驱逐着可能会随时出没的“年”兽,为穿着新衣,吃着糖块,嬉戏打闹的孩子们照出童年的色彩。有风的时候,它便左右摇摆,在忽明忽暗间闪动着岁月的流逝……
电灯姗姗而来的时候,它也还是静静地站着了,只是站在了屋子里没人过问的角落里,站在了村庄过往的夜色里,站在了我长久的记忆里。
如今,父辈们渐渐老去,我行走在城市的街头,看见楼宇林立,车辆如梭,霓虹闪现。
彻夜不灭的灯火里却依然有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禾木語:點亮心的燈火,看見世界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