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如何变的自信,我本是个特别自卑的人,因为自卑我错过很多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又不知会遇到多少精彩呢,遗憾过去不如从现在开始改造自己,学会从自卑中走出来。
生活历练30年,如今我虽不是一个特别自信,但已经不在过度自卑,自信与自卑是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只处在任一端都属于极端行为,不平衡的心理总会带来烦恼。
所以能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多少人的终极目标,复盘我这30年的生活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总结经验,反思过往,以此为原则,改善未来的心境!
百度百科说:
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
因为对外部世界不可知的恐惧,造成人的不自信,人要有真正的自信,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可知的,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真理也只有一个,并且人是可以掌管和支配这个世界的。
自卑与自信,我把他理解成"未知"与"已知",且他们不是平行关系,不仅有距离差,还有高度差,于是我管两种差叫“势差”。巨大势差是我们产生自卑的原因,获取自信的核心:向上接近势差,最终实现反向势差。
1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到我家”,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再恰当不过。小学毕业后我就不再那么怕老师。
我小学那会儿,调皮捣蛋到极致,一个女孩子,打架,跳墙头,偷地里的番茄是常有的事,但我唯独害怕老师,甚至不愿意在任何场合碰见老师,在狭路相逢时,心中的忐忑让我急出一身汗。在我心里,觉得他们至少不是人,应该是一群不会飞的神,高高在上!吃喝拉撒睡也只有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才有。
二年级的时候,正巧班主任的女儿跟我同班,忘记是否同桌,但是我们俩感情很好,课余时间天天黏在一起。我暂且叫他J,她去过我家很多次,在她盛情邀请下,我也去了她家。那天颠覆了我对老师的所有幻想。
在去她家的路上,碰到J老师骑自行车从身边经过,用老师特有的严肃跟J说,“早点回家,别在路上玩!”。
在离她家不远处,她指给我,说那间土坯房就是她家,跟别人家的房子没什么两样,本以为老师的房子会自带光环,我有些失望。
到她家天快黑了,屋里虽然没开灯,但电视开着,我很开心,因为我家那时候还没电视。
J管电视前的那个胖女人喊妈,我惊讶的很,怎么老师有这么胖的媳妇?难道不是像七仙女的现代版那样吗?失望值一点点的再加大!
不大一会儿,该吃晚饭了,加上J的弟弟,我们一共5口人围着桌子,桌子上的菜跟我平时在家吃的一样,本以为老师家里会有仆人什么的。
难道是我古装剧看多了?把老师想象成了皇帝,其实这顿饭是老师自己做的。老师扛起一碗米饭自顾吃起来,吃饭的样子跟我爸爸无异!
我心里嘀咕着,原本以为有仆人轮流端上来,看上眼的吃一口,看不上就往后挥一下手,意思是“过”!结果太意外! 原来老师只是个普通人!像我爸那样的,只是不干活而已!之后我就不再怕他。
害怕=自卑,源自无知!
2
小时候我最害怕上台对着同学们讲话。每次迫不得已上台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用手搓额头,以示安慰。
整个过程中一点不敢正视台下的同学。大家都叫我自信一点,那时我真不懂什么是自信,如何自信。再怎么自信难道能忽视满脸的痘痘吗?
如今30多岁,依然冒痘痘,但是我现在根本不会因为痘痘而烦恼或者不自信。年龄大了有些道理懂了,活的稍微明白一些,连衰老和皱纹都不在意了,何况痘痘呢?
青春懵懂,小鹿乱撞的年纪,学习好算什么?我们只看脸!在大家都在比俊俏的时候,我的容颜却在他们的锚点之下,完全不合符规则,没有比较的资格。
听再多道理也无法自信起来。因为你们那些道理连男同学的一个眼神都不值!
而现在的我,也并不是因为懂的很多道理才忽视痘痘,已经成家了,已经无需在意别的男生如何看待我!
自卑源自 缺乏!
3
刚毕业找工作的那会儿,胆小怕事到什么地步?投完简历,每时每刻都希望接到面试电话,当某天电话真的打过来了,却不敢接,即便接了说话声音发抖发颤,对于“接打电话”在学校还受训过,模拟过。
为什么这么简单直白的事情我却做的如此艰难?
我把他们“神”化了!
把自己“弱”化了!
企业的HR在我认为那就是工作法官的角色,直接判别公司用不用你,HR是否认同你太重要了,阅人无数的HR,在他们面前,自己渺小到两指被碾死。
实际的势差不清楚,但在我脑子的势差太大,“自信”早已哭晕在厕所。
工作多年之后,工作经验、技能有一些积累,同时也明白了[双向选择],谁看上谁只是机缘而已,无关饭碗与生死,势差慢慢在变小,我不再是当年的弱,他们也不是神一样高高在上,认知与自身成长的驱动,获得自信也是情理之中!
从无知到未知,是一个人成长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并不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而是有波峰波谷,总体倾斜向上。成长路上的波峰波谷,正是我们生活中出现那些惊喜与沮丧,也正因为这些惊喜与沮丧,才是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
在现在和将来的很多时刻,我们依然会遇到各种自卑心里,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不可怕,且我们要因此而惊喜,自卑说明我们与那人那事,存在势差,缩短或者反向超越势差,构建了我们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