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奋斗者的故事,二十八年的奋斗,从学校保安逆袭成大学副教授。药恩情老师,1991年从警校毕业后即被分到中北大学负责安保工作,在工作中通过自学,从安保摇身一变成为副教授,这个过程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支撑他度过这28年呢?这是一种能吃苦,不怕难,敢奋斗的精神。或许这又是源于一种内心的渴望,当他有一天从教室外看到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时内心的那种感觉,激励着他想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
从那之后,不达愿望不罢休的他开始努力。当时他还只是中北大学保卫处的一名小小科员,负责学校的安保工作,没人注意的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小科员会成为学校法学课上旁听的常客,没人注意到这个普普通通的校工内心怀揣着站上三尺讲台的梦,为了这个教师梦,他奋斗了整整28年。这28年除了在上班之余,他基本都在学习,有去教室旁听,有私下自学,因为他在警官学院里学的是法律,所以对此有点基础,入门也快,考研考了三次,最终考上了山西财经大学。一次次失败的,他并不气馁,反而越战越勇,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也曾因坐在教室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而遭到质疑,但他不在意旁人如何议论,反而还专门向保卫处申请了一个地方进行私人学习。
失败了再站起来拾起行囊,继续不停地往前走,他的不放弃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有其他的安保人员同他一起学习,这些人中也有同他一样成为一名大学讲师的人。而这在当时也形成了一种新风尚,有人戏谑,中北大学的保安学历都很高,可塑性还很强。是啊!但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
而现在他上的课学生们都爱听,几乎座无虚席,他的课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长时间讲课,他的嗓音很沙哑,却还是努力放大声音,争取让最后一排的学生都能听的一清二楚,达到这样的讲课程度,药恩情老师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刚上讲台的他很不习惯,他说备课很辛苦,备了很多上去,一会儿就讲完了。第一次上课他准备了两天,写了六七页A4纸,当时信心满满的认为够讲了,结果只讲了三十五分钟就结束了,剩下的十分钟让同学们看了会书。为了突破备课难题,他几乎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的教案上,每次讲课前他都要充分演练。他说,其实讲课很像一次表演,准备充分就能表演成功,如果准备不充分就是失败的表演。成功的表演不仅使我感到愉悦,学生也感到舒服,学的更好,这一切都源于他28年,日复一日不间歇的努力。我被深深感染了!
没有一个人甘于平庸,享受平凡。而今这个手机不离身的时代貌似使我们多了一丝浮躁,大部分人失去了纯粹的为了某一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初心,进而转到一些虚无的寄托上:佛陀,锦鲤护体,水逆退散,金银外饰一类的东西。那些我们逃脱恐惧,畏畏缩缩时选择的避难所。殊不知,当把愿望许下,一同交出的,是自己的安全感,还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看不下去书,没有好成绩,自然就希望别人因那些身外之物多看自己一眼;不想努力,不敢面对困难,自然也就只能寄希望于某种超自然的能力突然拯救自己。毕竟,谁不想做一条莲池里的锦鲤呢?只要快活的游来游去,一切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却不知,人生由自己主宰,当我们身当我们身处瓶颈期时,应做的是想方设法去改变,而不是一股脑的将问题抛给佛,毕竟“佛不希望一个大家只依赖他才能活着的世界,佛要一个众生成佛的世界”。
药恩情老师的一句话,共勉!
“面对曾经的失败,我告诉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为了神圣的讲台,为了讲台下求知的眼神,我不会放弃!”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学习阿甘精神:never giv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