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一如既往的过着,按理说,过了惊蛰空气就没有了要把一切凝结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的意思。眼看着马上要到春分日了,这黄土高原上冰封的土地就彻底解冻了,天气也就一天天暖和起来了,日子也就一天天的变得更长了,从此就可以地久天长了……
可时钟的指针偏偏停止在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的一声汽笛带走了海子。从此,他把那幸福的闪电告诉他的,在一刹那告诉了每一个人。3月14日,在即将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已种下了十个海子,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后和世人告别,他在诗中写到: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
海子也曾说过:“抒情就是血”,虽然他从未认为自己是在抒情,但这种血却是从头到脚流遍他的全身,当文字再难以寄托精神和灵魂的时候,他便选择在春天种下了十个海子,迂腐的人都以为他从此就就死了,用尽了无聊的闲言碎语去费尽心机的品头论足,猜想他的“死亡”。其实,他在遗书中明确的说了:“我的死与人和人无关”。他只是耗尽了每一个生命的元素,无力再呐喊,不能再歌唱原始生命的召唤,无法用情燃烧起生命的希望。于是,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趁着凌晨的露水,赶上山海关最早的列车,在太阳出来的时候种下了十个海子,也许这便是对生命最崇高的尊重。
虽然无数次的抬头仰望天空,对着太阳高声歌唱,但海子是深深热爱着土地的,只有土地才能承载世间万物,孕育生命和希望,才能让他关心的粮食和蔬菜在太阳的照射下尽情的成长。所以,他用最纯粹的方式与泥土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别样的芬芳,是对尘世间每一个人最美好的祝愿,就算是陌生人他也祝福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而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此告别黑色的星期五。
我不知道海子这农家子弟有没有乘着列车回到他的村庄,有没有停止孤独的流浪,有没有蹲在妈妈坐着矮凳子的身旁,在蓝色的白月光下端着大碗,吃着妈妈刚从谷仓中取出的新麦子磨成的面做的食物,或者是在水面上混了三十年的父亲坐着羊皮筏子从他乡的土地背回来的粮食……听着妈妈说年少的故事,在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土地上。是否逃离了酒馆和城市,和那位素未谋面的纯朴的农家少女吹着故乡村庄的风坠入了故乡的爱河,让“河流和河流在一起/浩瀚无际的河水顺着夜色流淌的/神秘的流浪国王/在夜色中回到故乡……从此不再背上背叛父母和家园的罪名,依然热爱着生活,不再上路。在故乡、在海子的村庄、闻着土地芳香、看着成熟的麦子收割,还有那纯朴的少女。从此,也不再悲凉而孤独的流浪。
海子比任何人都热爱着生活和生命,为了解决生命元素的种种困惑,探求未知的生命元素,他通过一次性行动突出原始生命的内核和本质,这便是永恒存在,意义非凡。他把 一生的热爱和痛惜,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都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他是伟大的诗人。确切的说,他不是个凡夫俗子。
三十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一个而立之年的我,孤独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在眼泪掉下来的时候,唯有你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深人静孤灯难熬的黑夜,因为您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血液里流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永远活在我的灵魂中。今夜,我唯有用这种方式想您,怀念您……
《写在纪念海子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