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蚕宝宝的到来》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作为动物单元的第一课和第二课,它们的连续性是很强的。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一课》很简单,主要的活动就是观察蚕宝宝的特点。这节课没有什么需要过多强调的,我个人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给孩子们讲解蚕宝宝和蚕卵的过程,在用词上我肯定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孩子们没有建立一定的认识。其次,在讲解养蚕宝宝的过程中没有细化,虽然我讲解了,但是孩子们是阅读资料卡片的形式,所以他们脑海里面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学校的办法,让孩子们回去梳理一下如何喂养蚕宝宝并画出思维导图,这样孩子们在过程中有疑问也可以及时的翻阅。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一课,初上时,我还在纠结为什么要放在这里上一节和养蚕毫无关系的一节课,后来认真研究了一下前后的内容,发现编教材的人可能更希望我们在这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观察,不仅要承上还需要启下。这节课我分为了两课来上的,主要是因为没有想好怎样给孩子们准备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实验材料,所以我是让孩子们回家自己做的实验,所以第一节课讲前面部分的内容,第二节课对学生的实验观察的现象进行小结。但是,我自己也觉得这样上课不对,后来我咨询了一下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带到学校做实验,实验上可以设计为回家先观察生鸡蛋里面有哪些结构,再带一个煮熟的鸡蛋到学校里面来,进一步观察鸡蛋里面有哪些结构。再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之中,顺便提醒学生完成养蚕的观察记录活动。书上要求的是每天观察,为了避免他们每天观察记录的现象不明显,所以我没有硬性要求,他们每隔一天或者两天观察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