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先生说,春秋时期的士大夫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从别人的谈话和举止动作,便能预测起吉凶祸福。
小则能看出一个人成功失败,大则能看出国家的兴衰,他们之所以能有这种观察能力,是因为懂得因果的道理。这在《左传》和《国语》中多有记载。
所以,现在若想要获得福报而远离灾祸,必须先改正自己的过错。
这一篇了凡先生讲了,凡是要改正过错的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有羞耻心。
二、要有敬畏心。
三、要有勇敢之心。
如果拥有了这三颗心,那么过错就可以立刻改正。就好像春天的冰遇到了太阳,还害怕不会消融吗?
然而,人的过错有从事情本身改正的,也有从情理上改正的,还有从心理上改正的,改正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异。
他列举了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如何从行动上,从心理上改正错误,总结下来,改正错误的最佳方法是调制内心,并可立即收效。当一萌生邪念就有所察觉,刚一察觉就可以立刻扑灭,如此就不会犯下过错了。
当你下定决心发誓要改正错误时,在明处需要有好朋友来提醒,在暗处需要由鬼神来证明,一心一意进行忏悔,无论昼夜都不懈怠,经过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一定会有成效的。
了凡先生又列举了蘧伯玉的故事。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因贤德闻名诸侯,相传他品德高尚,光明磊落。“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蘧伯玉是一位不断求进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古人圣贤坚持不懈的改正过错的执着精神。
了凡先生说,我们都是寻常之人,平日所犯错误多的不可计数。可人在总结往事时,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这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太过大意粗心,目光短浅的缘故。
所以,我们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在意识到有不好的情况发生时,要立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千万不要自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