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古典的大作——《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的确刷新了我的许多观念。因此,我也在尝试,拆掉自己思维里的一些墙。下面,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书中让我怦然心动的思维观念。
一、依赖,并不是爱
因为爱一个人,可以对一个人产生依赖。也可以因为依赖一个人,对一个人产生爱。后者,是需要,前者才是爱。
但是,有时候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列夫·托尔斯泰说:
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
爱是一种给予的能力,而不是索取。但是,无论多么强大的人内心都有一种依赖的渴望,至少小时候都渴望依赖自己的父母。只是随着自我成长,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一个人表现出的依赖程度超过一个合适的阀值,甚至离开依赖的人就无法生存,那么也就失去自由了,当然也失去爱的自由了。与其说爱对方,不如说依赖对方。
大学时期,班上一个男同学小华追另一个同学小芳,而且是从大一就开始展开爱情攻势。一开始,小芳是拒绝的,因为她有男朋友,只是他男朋友在外地读大学,他们高中就在一起了。
尽管如此,小华还是不放弃,依然穷追不舍。他寻找各种机会接近小芳。从最开始帮她提热水、写作业,到给她打饭、煲汤,小华都表现的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总之,小华尽可能帮她做事。
到了大二,小芳异地的男友和她分手了。但是,小芳表态还是不接受小华。因为,小华不是他喜欢的类型,长得也不帅。但是,小华不忘初心,依然孜孜不倦。
就这样到了大四,小华忙着帮小芳做简历、做毕业设计。就这样,他们走到了一起。
我敢说,小芳被小华“照顾”了四年后,她是无法离开小华了。说到这里,我只想说,世间真爱难得,且行且珍惜吧!
二、爱自己,胜过爱别人
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致青春》
爱一个人应该是无私的,但是我们常常披着爱的外衣干着自私的勾当。具体表现在干扰对方的行为:
- 我这么爱你,你不应该这样对我。
- 为了你好,你不能这么做。
当我们说出这些话,心理真的是完全为对方着想吗?还是因为如果对方按照自己说的做了,才能消除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说是无私的爱。即便如此,谁知这里面又夹杂多少的私心呢?
有太多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出人头地,教育孩子好好学习;
有太多的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让女儿嫁一个富人家;
有太多的父母是为了养老,来养大一个孩子。
当然,人人都有自私之心,无可厚非。
当说爱的时候,请想一想,你到底在爱谁?
当我说,你身体不好,要按时吃饭、休息的时候,我是在关心她,还是害怕她生病给我带来的负担?
当我说,你早点回去,注意安全的时候,我是在担心她,还是在恐惧她的不幸给自己的打击?
三、成功学的鸡汤
假如大家都是千万富翁,那么千万富翁就不值钱了,亿万富翁才是富翁,千万富翁依然只是普通大众。道理一样,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人。
那么,为什么成功学依然受追捧呢?
- 人人都渴望成功
- 成功学看起来有效果
每个人都一颗成功的心,但是绝大多数人要的不是成功,而是成功后的结果。比如更多的钱,更大的名气,那么问题就来了?通往名气和钱的路有千万条,该走哪一条呢?于是,就迷茫了。
由于参与的人比较多,总有一个人能用成功学的方法成功,于是成功学的作用就证明有效了。由此可见,在学成功学的人中,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其实,这些极少数的人本来就比较出色,即使不学成功学一样可以成功。
记得,以前看李建的成功学视频,他讲了两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 史泰龙遭遇1850次拒绝,成为主角,一举成名。
- 山德士上校遭遇1009次拒绝,终获成功,创立肯德基。
这两个故事感动我无数次,我曾经还想把这两故事讲给别人听。幸好古典告诉我,这两个故事是假的。史泰龙原本就是戏剧学院毕业,而且出身也不差,1850次更是子虚乌有。山德士其实40岁之前就开始创业开炸鸡店,根本没有失败1009次。
成功学大师为什么将故事改编呢?
只是用来证明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坚持也能成功,强调了坚持的作用。其实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个人素质、知识才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作为基础,坚持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杨丽娟追刘德华,无论多么坚持,都是竹篮打水,贻为笑柄。
四、大胆尝试,不畏失败
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特蕾莎修女
有时候,人们容易陷入这样一个思维模式:认为一件事自己做不好,于是就放弃不做。只有确定能做成功一件事时,才开始去做。但是,生活十之八九不如意,岂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这种思维背后逻辑是害怕失败,那么为什么会害怕失败呢?
因为,如果做一件事情失败,会一无所获,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失去了其他成功的机会。
于是,很多人不敢开始,不敢尝试。尝试是需要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
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到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我们不是缺乏能力,也不是缺乏机会,他们缺乏的只是投入——对不知道结果的事情投入。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如果害怕尝试失败,往往不敢投入时间精力,这样肯定做不好。当你投入做一件事情时,即使最后失败了,也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