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知年会的主题定为“锻造”,第一反应就是微笑!
这个词应该是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一个概念——把铁坯加热后锻打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造能优化金属微观组织结构,增强其致密性,以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满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要求。这同“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是一回事么?通过各种锻炼,不断磨砺品格与体质,以应对人生艰难的局面!
当年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时常常陷入遐思。
铁碳相图中,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铁的内部结构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铁与碳的排布和比例,材料的称谓也不断变化: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同素而异相!
不同的状态具备不同的性能:铁素体硬度低而塑性高;渗碳体硬而脆;而奥氏体则是一种高温组织,同样硬度低而塑性高,‘百炼钢成绕指柔’就是这种,锻造的最佳状态。
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质地跟他成长经历过什么是密切相关的。或衣食无忧,岁月静好,其人也生的明白晓畅;或水深火热,日夜煎熬,心性也日益冷硬强悍……这些内部的变化除了本人,外人几乎一无所知。
从来都认为,不是那易逝的时光让人变得成熟,而是那挟裹在时光中的一粒粒沙子(经历)磨砺了青涩,日益强大。
金属材料成型成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比如足够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对抗外界的品质)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消除自己内部的应力(提升内部修为),以避免内部断裂、开裂等造成自我伤害,而拥有这些品质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热处理手段,比如,‘四把火’———正火、回火、退火、淬火,均是通过对材料反复加热,再缓慢冷却或骤然冷却的过程,以达到对金属材料调质处理的目地,让材料更便于加工和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足够坚强,足够坚硬或足够柔韧!
回顾人生一路走来,风雨中羽翼渐丰,打击中日益强悍,唯有‘锻’才能‘造’,唯有百折不挠才能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