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关于游戏的寓言故事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新闻:Netflix宣布续订神剧Black Mirror第五季。
连第四季都还没看的我,一边忏悔着,一边找第四季视频,勤勤恳恳地补上。
开篇故事USS Calister,在一个科技发达的背景下发生,主人公罗伯特·德利是一家游戏公司的CTO兼联合创始人,他编写的《无限》成为时下市场最火爆的游戏。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公司高层,罗伯特理应意气风发,一派风光无限好的Winner意象。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正遭受脱发危机,被合作伙伴欺压,得不到下属尊重,唯唯诺诺的男人,也就是我们传统所定义的Loser。
如此大的反差,根据我们丰富的影视经验,编剧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男人不简单。
果不其然,罗伯特研发一个高级生物测定DNA虚克隆器,将现实中得罪过他的人,通通复制到开发版本的《无限》中,营造出另一个由自己主宰的《太空舰队》(罗伯特最喜爱的电视剧)版本的虚拟世界,由于没有连接外网,所以一直未被人发现。
在这个世界里罗伯特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可以肆意决定复制人的命运。
所有复制人都在配合他的表演。
再美好的世界也只是个程序,凡是程序就有BUG,这个世界最大的BUG就是复制人有自我意识。
娜妮塔·科尔的复制人拥有强烈的宁死不屈精神,她成功说服其他复制人,最终带着一整个飞船的人冲破罗伯特的控制。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罗伯特也得到了应有的教训,电脑里的开发版本被防火墙检测到,并视作恶意代码删除,罗伯特因未能及时退出游戏而被困死在游戏中。
02.游戏之于我们是什么?
这虽然是一个赛博朋克版的寓言故事,我相信很多人从罗伯特的身上嗅出熟悉味道。
在最基础的生存条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游戏之于我们本应该是茶余饭后、工作闲暇的娱乐活动,与生活、工作、学习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但现实中不少人产生主次不分的情况,对游戏世界产生沉迷、依赖的心理效果,催生一个个“罗伯特”。
凤凰网近期发起一项对网游评价的调研,截止当前有6000多人参与。显然在人们心中,游戏已经沦为一个负面的东西。
03.我们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罗伯特”的成因可总结为三。
1、自我保护反应。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增加,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可控的因素和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游戏通过科技和感官碰撞,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我们就像U型管中的水,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穿梭,当“罗伯特”在现实世界中遍体鳞伤,心理压力达到临界点,精神上就会趋向虚拟世界。这源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害怕再次失败,害怕面对痛苦,很时候选择蜷缩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来保护自己,趋吉避凶是个体生命的本能。
2、达成自我期望。
现实的我们无法选择家庭背景、无法选择智商能力、也无法选择身材外貌。然而在游戏世界,我们可以摒弃现实中的长相、身份、财富、社会地位的制约,所有人从0开始,遵循新、一致的社会规则,未来发展全靠自己的打拼和付出(包括资金的付出)。游戏世界就是一个"造梦"的世界,所有在现实中不可完成的事情,都有机会在游戏世界里实现。
3、精神回报率高。
身边玩游戏的朋友都很喜欢边玩边喊话。
“打他!打他!”
“在那里,xx方向,你特么是不是瞎啊!”
“叫你拽,叫你拽!”
“我死了,快救我救我,先救我!”
“瞎啊!菜成这个样子,你退群吧!”
情绪起伏之大,态度切换之快,老让我以为自己被七八个人包围着。每场游戏时间并不长,相比起“努力工作——收获尊重/金钱”,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更为快捷,赢则喜,输也无需忧伤,吸取教训,重新开始,直至成功。人对一件事的坚持,更多时候来源于正面反馈。愉悦感和成就感的快速冲击和累积就像是精神鸦片,一定程度上“激励”人们保持长时间精神投入。
04.我们可以做什么努力?
1、精神救赎
给大家推荐几部精神洗脑书籍。
不喜欢看书?没关系,我还准备了几部电影。
精神救赎除了自我救赎,还有他人救赎。个人经历和知识都是狭隘的,有时我们自以为遇到“大件事”,实际上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A piece of cake”。遇到困难、压力时,找一个朋友或长辈倾诉,一来让自己负面情绪得到排解,二来这也是寻求解决方案的有效方法之一。
2、精神转移
将你自己的期望具体化。
例如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在我观点里,什么才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职业是什么,这些职业里,我比较喜欢哪个?
思考达成这个期望,你需要做什么事,学什么内容,将这些事项列出一个清单,给予权重,从中选择出最重要的一项,只选一项,然后努力去完成这一项。
这个过程有助于你更明确对自己的期望,专注投入在一件事可以将过剩的精力分散。
3、限定游戏时间
我们需要娱乐活动来调节枯燥无味的生活,当感到焦虑,烦躁时,不要简单粗暴地限制自己永远不要再玩游戏,强制性手段会徒增负面情绪,甚至起到反效果。
番茄工作法里“工作—休息”策略在这里非常适用,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完成四个循环后,奖励一个更长的时长,这些休息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来玩场游戏。
如果自控能力真的是差到不行,可以借助外界因素进行自我限制。例如将游戏时间设定在出门上班前,调好提醒闹钟,为了不迟到,不扣工资,不被老板骂,到了上班的点,你就不得不放下游戏,上班去!
“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娱乐至死》
小玩怡情,沉迷伤身,警惕成为下一个“罗伯特”,毕竟游戏构建的乌托邦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