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1955年4月1日清晨6点,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走完她的51年人生,挚友金岳林教授和邓以蛰教授合写挽联送给逝去的她,那是他们心中的,亦是留给我们对林徽因最好的注解。
林徽因生如夏花般绚烂,出生高贵,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香门第后代。父亲林长民气质儒雅,叔叔和姑姑才华横溢,只有母亲何雪媛与家族中的环境格格不入。大字不识,不会女工,脾气还不好,因此和自己的丈夫没有共同语言,如此煎熬着自己的人生。
林徽因虽然是一名女娃,但是作为林家长孙女,她的出生为这所老宅增添了不小的欢乐和希望。林家上下非常重视林徽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字,她天资聪颖,深受林长民的喜爱。
林徽因被家族重视,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只是很多事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样,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忧愁,正是因为她的优秀,造成母亲变得更为喜怒无常。何雪媛深感自己与女儿之间产生的距离,孤立无助的模样,总会使得她向林徽因发着脾气,小小的林徽因哪里懂得母亲背后的原因,她一边深爱着母亲,一边又要忍受母亲带给她的精神折磨。长此以往,这对母女的关系也日益微妙起来,好像不说话就可以避免一切争吵,这样的冷暴力势必对林徽因的人生有着无法言语的影响。
苍蓝的天空愈加高远,连带着仰望它的人的心都变得空落落的。落叶挣扎着不愿离开树梢,最终认命地跌落进泥土,连哭泣都是微弱的。一声寂寥的鸣叫,是落了单的候鸟在呼唤着同伴。
16岁的林徽因第一次和父亲漂洋过海,在那里,她看到了湛蓝,清澈又充满神秘的日内瓦湖,那是拜伦笔下的镜子,是巴尔扎克思想里“爱情的同义词”。她看着出神,只有在故事里才能知道的异国风景,此时生生的立在自己的眼前。林长民此次携女远行,让她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之外,还希望她能领悟世界之广阔胸怀,不受世俗影响,养成独到的见解与能力,这对她未来的人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疯狂爱着她,愿意为她抛弃发妻的诗人——徐志摩。
她和徐志摩的一段情缘其实是光明正大的,虽然徐志摩那时候已有发妻张幼仪,可是她们的婚姻真的如外界所传是因为林徽因的介入才走向尽头的吗?我看未必。徐志摩是一位浪漫型诗人,一段婚姻走到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必定不是一时兴起所为。内有千千结,毫无波澜的平静只是没有遇到那个为之倾倒的心意罢了。
林徽因遭受非议最多的就是和徐志摩这段看起来有违礼数的关系。但是,根据林徽因在一篇散文中的描述:“16岁时的她不是初恋,而是未恋。”她认为徐志摩当时并不懂她,他所追求的也不是真正的林徽因,而是徐志摩心中理想化的林徽因。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林徽因毅然选择了没有那么浪漫的梁思成作为其终身伴侣。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和林徽因的结缘好像事先有了约定。有时缘分天注定,正值14岁对感情带有青涩懵懂的年纪,遇到了20岁朝气有才情的梁思成,两人相谈甚欢。谈兴趣,谈理想,谈到建筑学时,林徽因表现出对它的热爱和憧憬,让梁思成决定把建筑学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和事业。在那个年代,爱一个人并不是甜言蜜语的表面功夫,更多的是尊重,宽容,给对方留有空间。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因为爱是一件沉重又长远的事。
可以肯定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是真诚的,她能向自己的丈夫坦诚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对他更多的只是文学上的敬仰,却并不是爱。在梁思成因车祸需要精心照料的时候,林徽因不遗余力的与之相伴,给予鼓励。她没有辜负梁思成对他的爱,婚后更是夫唱妇随,携手于建筑事业上取得了耀眼的成就。
喜欢或者爱,于用情至深之人,是千钧的重量,一旦化作语言就减轻了分量;是付出,而非索取,一旦索取便不再纯粹。
林徽因一生与三位优秀的男性都存在感情纠葛,很多人认为哲学家金岳霖终身不娶的原因是痴恋林徽因。殊不知在哲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智表现出的智慧更具有价值。不能否定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喜爱,因为她身上的独有气质满足了一个哲学家对完美女性的诠释,所以金岳霖要保护这份完美,而不是想要占有她。他足够理智的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性的掌控自己的处事待人哲学,分得清自己和林徽因的感情:喜欢多过爱,朋友胜过爱人。
林徽因在该有童年玩伴的年纪却具备了年纪之外的丰富阅历。在长辈的眼里,她热情,直率;在仰慕者眼里,她多姿,优雅,但是有谁知道她真正的童年正是被这些世俗的人情世故所压制,她是寂寞的,是复杂的。面对为爱痴狂的徐志摩能决绝离开;面对默默守护的金岳霖能以礼相待;面对呵护备至的梁思成纵能坦诚相告。她坚守自己的原则,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如何作出选择,把感情压制在理智之下,就算被众人仰慕和爱恋,也依然保持清醒和从容。
诗酒趁年华,青春不挥霍也会过去,何必将自己持久的困在牢笼之中?世间百态必要亲自品尝,世间美景必要亲身置于其中。漫漫长路,唯有亲自丈量,方知它的长度与距离,方能领略生命的珍贵。
红颜不再只是陪衬,红袖添香亦不再低人一等,只要身旁站着一个与你心连心,相持相依的人,所谓的“红颜祸水”与你再无瓜葛。林徽因就是一株木棉,和梁思成平等的站在一起,相互映衬彼此的光芒,为中国建筑学增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