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最基本要求应该是,读起来流畅,通顺。读者读一遍就能读懂,无须一读再读,他们没有兴趣和时间去把一篇文章读几遍的。
一、言之有物
“对于文过饰非离题万里的内容,无论你有多喜欢,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删去。”——《写作之书》
写作之初最令人苦恼的大概是:不知道写什么,好不容易选了个主题又写不了多少字。很容易为了凑字数,把一句简单的句子写的很长。不恰当的插入语,除了影响句子的表达外,并无其他作用。
冗余的文章体现在两个方面:语言和结构。
一天早上你出门上班,路上碰到疯子拦住你的去路。你大概会说“我今早在上班路上遇到个疯子,吓死我了。”你会不会这么说:”我今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吃了鸡蛋和油条去上班。谁知,在了走到半道上突然遇到个疯子拦住我的去路……“。
我们不会那么说,却总是这么写。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你的对面坐了个听众,你会不会这样说给他听”。
契诃夫有句名言:在第一幕中出现的枪,在第三幕中必然会发射。说的是如果枪不会发射,就没必要出现了,同样不是服务于主题的词语没有必要出现在文章里。
读者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读大段大段的文字,所以句子除了简练外最好简短。最好使用短句子,如果有很多的事情要交代,最好选择用清单的方式呈现。清单除了一目了然意外,还无须总是重复一遍主语。
二、通俗易懂
“一旦你的文章没有做到言简意赅,那么文章里能剩下的就只有含糊不清的泛泛之谈和莫名其妙的呓语了。——温德尔·拜瑞
电视剧《外交风云》第3集里,毛泽东主席看了外交部呈上来的,和美国使节的判断细节。毛泽东读着报告中:“需要美国做出更多有益于中国人民利益的事。”起身对周恩来总理说:”需要美国做出更多有益于中国人民利益的事,这个说法有问题啊,如果美国政府愿与我方建立外交关系的话,那美国政府就应该停止一切援助国民党的行动,并且断绝与国民党残余力量的联系。而不是笼统的要求美国做出更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情的。“
周总理补充:”空言无补“
人们为何喜欢用晦涩抽象的词汇?
显得高级和睿智。在谈话中背一堆的专业名词,会看起来像个专家。利用人们对于未知的知识抱有敬畏之心。
抽象的文章,便于人们逃避责任。抽象模糊的句子,容易产生歧义,从各个方面都能自圆其说。算命的就特喜欢用抽象的句子。
为了文章符合所有人的胃口,人们也倾向于把文章写得过于委婉。最终的结果却是,传达的信息量非常少,不符合任何一个人群的胃口。
晦涩抽象的文章,读起来费时费力,无疑增加了人们的阅读成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写好的句子读出来。如果读不通顺,那肯定是不符合阅读习惯。如果你读着读着,发现自己要停下来想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那你一定要停下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了。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的话,读者更不可能清楚了。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多修改几遍,直到你认为写作达到此次的写作要求。
三、直入正题,逐步展开
除了私密日记之外的所有作品都是有读者的。有读者的文章就要关注读者的期望和需求。如果你想让读者猜测你想表达什么,读者就会失去信心。
我们在文章的开场都会以小故事、逸闻,作为引子引出我们要讲的话题。引题是为了使文章的开头生动起来。是一种吸引读者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引题一定要服务于主题。如果用与主题关联性小的故事引题,会让文章显得莫名其妙。引题中的小故事只需写与主题无关的,至于无关紧要的细节,一语带过便可,要相信读者有想象细节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说明我们是写什么的。然后再展开写细节。例如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谈谈如何写好逻辑通顺,好读的文章。
引题中的素材,需要有意识的积累并且谨慎运用。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应该说任何技巧都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运用得当,发挥其最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