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上海时,人生地不熟,那时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只能在网吧上网找工作,接到面试电话后,再看地图找路线,在路上边找边看地图,经常还看不明白,有一次夏天中午正热,走在桥上看地图找路,一张地图横过来又竖过去,反复颠来倒去,还是没有找到想去的路,急的满头大汗,一个人走过来,说教我如何看地图,通过拼音首写字母,坐标式的找到路名,真的很感谢当时的陌生人,解决了那个阶段的一大难题。
现在智能手机,微信定位,智能地图等,极大的方便了生活,找工作却是越来越难,考虑的更多,要求也更多,主要是要离家近,太远,通勤的痛苦,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经不起折腾,再高的薪资也覆盖不了1小时以上的通勤带来的疲惫。曾经,在人民广场换乘,来来往往的人群,拥挤不堪的地铁站,真想停下脚步,对着反向人群大喊一声,我们互换。
通勤路上经历多多,收获就是再也不想重复过去,地铁到站,快挤到车门口,被涌上车的人群推回车厢,着急的一脸哭相,只恨自己力气太小,拼尽全力居然功亏一篑,车上人安慰,到下站下,再坐回去就好。听到这些才放下心来。
去过一个私立大专面试,很是开心,去前兴奋了好几天,太想用教师资格证了,伴随15年,一直携带,从未使用,多次搬家,保存完好。很多同学都用上了,从学习到工作,一辈子都在校园,多想和她们一起,肩并肩,梦里我们还是我们,无论多少年,不忘初心。
去时一路上都是小忐忑,刚一走进大门,满眼的蓝白校服,一排排教室,旋转大楼梯,个个学生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恍如隔世,深吸一口气,慢慢走上楼梯,极力控制着心中的激动。
先是和校长见面,还算顺利,简单几句话后让去另一个校区找人事科长,科长就我目前情况结合学样实际,详细分析了利弊,帮助我在适时间内迅速认清现实,这是个介于正规和不正规之间的学校,每周一到周六上课,周日和周一休息,其实这样也挺好,完美避开周末通勤高峰。然后说了一些学校的规定,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也谈到薪资,和我想象的有差距,也和校长说的有点小差异,最主要的是我想的继续提升学历这项,分歧较大,校长说的是大力支持,学校会少量补贴,科长说的更现实,学校并没有足够支撑这一块,需要员工自行请假去学习考试等。学生群体也不是我所相像的纯粹学习,抓成绩分数啥的,主要抓管理,抓校风校纪,约束孩子们的行为。这个可比提分更难啦。收入和学生流失率有一定的挂钩。听的心里拔凉。
科长极力劝我慎重考虑,也说了如果和学生一起相处,人会变的更年轻,有些事是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的。真心佩服这个人,心理抓的死死的。替我考虑了所的可能,说出了全部的纠结。最后让我回去考虑几天,没问题的话就发Offer。
回来后非常的纠结和难过,咨询了好多身边人,亲朋等。最终人事询问是否要发offer时,还是婉拒。断断续续又悔了几天,心情方才平静下来。
从那后,再也不找了,安安心心做好现在的工作,可是总会时不时痛苦几下,躺平不甘心,奋斗没动力(无上升空间),浑浑噩噩又嫌虚度光阴。这状态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