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方能耳聪目明。
勤读常听,才会热辣滚烫。
可我,已然懈怠不少时日了。
这状态,很是耗神——一边难以入局,一边止步不前。
王阳明劝人曰:知行合一;
了凡四训有语:心上愿,事上练。
不都是对芸芸众生的谆谆告诫:不要内耗,去做,就行了。
人生苦短!
高能量人士哪个不是一路狂飙突进?!
俞敏洪老师,以花甲之年,带着团队赴西藏,跨川滇,一路直播,一路写作,不仅仅让我等囿于工作、忙于俗务之人透过他的镜头、他的文字遍览祖国山川名胜,知晓诗和远方是何等模样,关键是他的热辣滚烫的生命状态,对于太多太多的人何尝不是一种激励,一种唤醒?人,活的是心境,而非年龄?!
罗振宇老师,十年如一日的“罗辑思维”,每天一分钟的高能量输出,他一干就是十年!创得到商学院,聚拢了多少各行各业大佬为业界人士传经授宝,每年12月31日晚,4个小时的跨年演讲,不说场面之恢宏,不说内容之精进,单是他从2015年开讲至今已然9个年头,还要继续讲下去,这份坚持,几人能及?最最最最最让我顶礼膜拜的,是他从2024年2月28日开启了每周一期的《文明之旅》,要一直讲下去,其内容之丰富,跨度之宽泛,观点之独到,视野之高妙,着实值得一追到底。
前天听到他的又一金句:
暴躁是因为能力不足,
劳苦是因为方法不对。
如此牛人,尚且这般自我检省,我等凡夫俗子,又有何借口和理由躺平摆烂?!
连这几天又霸屏的刘晓庆老师,尚且以另类的方式告诉我们,不必在意你管控不了的外在,遵从内心,做回自己,赚它个每日坦荡自在,方是草木一生的最好打开方式。
再回望近日自己的“荒废”时日——不读、不写,只一味埋没于琐碎忙碌,缺乏规划,实在没啥嘛!
ready?go!
not being,doing,就够了!
懂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你结结实实地投入到你的处境里,去看见,去改变,去实战,去实现。
因为,你的生活才是你的修道场,做事就是最好修行,亲证才能最后开悟。
我一直都顶顶顶顶喜欢的刘娜(大号“闲时花开”的作者)老师如是说。
对!我不是一直跟孩子们强调说,学习的最好道场就是课堂么?咋说人容易劝己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像一颗种子回到自己的土壤,一片叶子长到自己的树上,一只鸟飞往自己的高山那样,回到自己的语境里,认真做事,缓慢修行,点滴改变,永远悲悯。
对,回头再好好温习一下《你当像鸟飞过那座山》和《海鸥乔·纳森》,人,就是需要时不时的被刺激一下,以保持足够的活力和干劲。
非如此,不说以梦为马,起码,不负韶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