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对LGBT日益宽容的年代,公然主打同性恋的电影还是属于剑走偏锋的另类。稍为拿捏不准,就容易成为卫道士抨击的目标。电影《用你的名字呼唤我》在这一点上火候尺寸就把握得很出彩。虽然导演毫不吝啬让两名男主角嘴对嘴热吻的镜头,还有比较克制的裸露床戏,但都没有流于色情片的纤毫毕现,却用一种更情色更dirty的隐喻手法揭开男同志短裤里的奥秘。小鲜肉蹂躏红杏那一幕,教人联想到“一颗红杏出柜来”的香艳欲滴和“分桃断袖”的中国男同典故。
虽然电影结尾男主人公脸部特写长镜头充分展现了这枚影坛新星的“奥斯卡”潜质,我最喜欢的却是对男主父母亲的刻划。他们对儿子的同性恋取向其实早已心知肚明,但他们没有“牵衣顿足拦道哭”的歇斯底里和气急败坏,有的是心照不宣的冷眼旁观。尤其是那位深具文学修养的母亲,感情深藏不露,却善解人意成为儿子脆弱心灵的港湾。片末父亲对儿子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更是哲理十足,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我出身的地方,父亲们会希望儿子站稳脚跟,不过我不是那样的家长……人的身体和内心都只有一次机会,有些人故意封闭自己来保持麻木,结果二十多岁就身心枯萎,多么浪费。你们拥有的是一段美好的友谊,或许超越了友谊,现在,你可能感觉悲伤,痛苦,不要扼杀这种情绪……”
电影的美中不足是,用了足足130分钟舒缓细腻得近乎琐碎的节奏来演绎一场两个男人的小城故事。可能是要兼顾小说原著的许多内容,无关痛痒的旁枝过多,难免显得尾大不掉,尤其是到了电影后半部分,本应恰到好处的嘎然而止拖泥带水,却又没有任何强烈的戏剧冲突或情节反转带来惊喜,一切反而变得可以预测而令人哈欠连连,兀自祈祷:拜托导演尽快喊“停”!
与充满“万宝路”香烟广告味道的美式男同志电影《断背山》不同,欧式男同志电影《用你的名字称呼我》一派书香门第的文艺范:
儿子用李斯特的风格弹奏巴赫,又用布索尼弹李斯特的巴赫,遇到了知音,“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憾?”如此高段位暧昧调情,堪称“搭讪大师”手笔。
母亲朗读17世纪法国公主与骑士的故事,引出”Is it better to speak or to die?”的哈姆雷特式诘问,为两个男人是否要互相表白而纠结埋下伏笔;
父亲对助手解读古罗马男性人体青铜雕塑:
“肌肉都很紧张。这些雕像里的躯体都呈弯曲状态,有时甚至是难以想象的弯曲。因此,假装若无其事,永远不置可否。像是要刺激你对其产生欲望。”“弯曲”隐喻呼之欲出,最后一句更是意味深长,弦外有音。
它与《断背山》有一点共通之处:里面的男人都没有落入脸谱化的俗套,既没有兰花指也没有娘娘腔,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寻常男人,只不过他们选择了把他们那一腔侠骨柔情,赋予另一个男人而已。在某种特定时空里,他们也可以移情回到女人身上(小男主人公与女同学的性爱和大男主人公的订婚)。难怪在LGBT里,B(双性恋) 和T(跨性别)的份量日益凸现,模糊和弱化了L(女同志)和G(男同志)泾渭分明的界线。
用旖旎的小城风光作背景,似乎是不伦之恋电影所钟意的手法。阳光明媚的乡间小路,漫山遍野的绿茵,水花四溅的泳池,树荫下的餐桌,主角或是骑车互相追逐嬉戏,或是躺在草地上捧着一本书晒日光浴,. . . . . . . 这些似曾相识的镜头,会让我们不由自主联想起《朗读者》,《洛丽塔》,《廊桥遗梦》 。“阳光下的罪恶”,不仅不令人反感,还会让人几分神往。这究竟是导演的成功诱惑,还是我们潜意识里被囚禁的欲望想冲破牢笼?
《用你的名字呼唤我》,与中国的“卿卿我我”异曲同工:卿即是我,我即是卿,卿中有我,我中有卿,换我名为你名,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