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学习瑜伽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瑜伽老师说:“要面带微笑”“脸不要紧绷,要放松,要微笑”,每每听到这样的提示的时候,我的身体的疼痛让我基本上不知道怎么去笑,有时候只是上扬一下嘴角,代表着我的确微笑过了,但是也是转瞬即逝的微笑。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经非常非常地讨厌这个提示,但是练了这么久的瑜伽之后,我又不得不承认“微笑”在瑜伽过程中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提示,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微笑呢?微笑到底是怎么样去影响到我们练习的呢?今天大概讨论一下。
其实,在后来的时候,我经常会告诉大家,我们要放松脸部,不要崩的那么紧,毕竟身上疼着呢?据说疼的时候咬紧压根可以环节,而咬紧压根自然会让脸部那么的紧,就是放松不下来;后来我习惯地告诉大家,要嘴角上扬,面带微笑,可是就有人觉得,瑜伽练习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嬉皮笑脸呢?如果这样想的话大概是理解了瑜伽微笑的含义了,练习瑜伽的时候,我们要做到的是面部表情的坚定,就好比我们眼睛盯着某点看的时候的专注,但是也要求我们的面容要柔和,就是我们说的面部放松以及微笑。
在画册《YOGA FACES》里面,就有许多有意思的带着微笑的面庞出现。
我们都知道,面部表情其实是大脑的呈现,日常生活中大脑下的指令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大脑,比如对某件事情吃惊的表情,害怕的表情等等,人的面部表情要比语言传递的信息都要多,并且面部表情作为一个沟通工具,基本上跨月了种族、民族、文化差异,面部表情传递的信息比我们自己知道的还要多。所以作为我们身体语言的一部分,我们在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无时无刻都在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我们对话语的态度,比如赞同,或者否定,或者拒绝,或者不屑等等各种情绪,假如你对人体的微表情或者身体语言有研究的话,你就会发现,人的脸其实和大脑的显示屏没有什么差别,不用听对方说什么,她/他脑子里面的各种想法都能从脸上看到。
人脸的主要肌肉有20多条,而面部肌肉的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到人的大脑,换句话来说就是大脑-面孔的神经反馈机制是双向的。
我们可以试一下,用瑜伽的方法去感知自己的身体,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体的内部,然后脸上刻意去做一些表情,然后看看个人的情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加入咬紧牙关,硬着腮帮子,可能汇聚的有些挫折和失望,如果挑起眉毛轻佻的笑,可能会觉得自己招人喜欢。
所以说面部表情和这些面部表情呈现出现的情绪、思想和感觉都是和大脑中生活状态对应,瑜伽教会了我们“where mind goes body follows。瑜伽过程中,把大脑带到了哪里,身体就会有相应的根茎,这个过程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老师们经常会提醒我们微笑,因为老师在我们的脸上看到了身体发生的故事,微笑或者紧绷,身体里面的故事也会不一样,微笑通常会带来身体的轻盈向上,这不仅仅是因为微笑代表主管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因为微笑会引起大脑的化学反应。
所以啊,试着在体式中保持微笑吧,至少放松一下我们的面部表情。
我们的脸就是练习过程中的故事,换一下脸,就是换一个新的故事
文章最早发布在公众号烟草平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