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一位十二岁的男孩赞恩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控告的理由是他们给了他生命。
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没听说过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要控告他们的。到底时怎样潸然泪下的故事,让赞恩要控告他的父母,让我忍不住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
黎巴嫩的电影,几乎很少出现在中国荧屏。电影的开场,就是平民窟里混乱的生活场景:狭窄逼仄的筒子楼,脏乱不堪的街道,乌烟瘴气的房屋,还有满屋子跑跳的儿童,或在母亲手里哭闹,或在那里攀爬,或正在做家务……整个画面,除了让人同情之外,也让人微微作呕。(题外话:带去的一杯咖啡一口都没有喝,怕吐出来。)
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现代社会,竟还有生活在如此底层的难民,而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叙利亚战争爆发,赞恩一家逃难来到黎巴嫩,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明,只能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尽管穷困潦倒,赞恩的父母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长子在监狱服刑,十二岁的赞恩只能承担起家里的一切重担。他不光要给父母打下手贩卖药品,还在烟杂店打工,和弟弟妹妹们摆地摊,赚取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尽管如此,还是食不果腹,饿了只能靠喝糖水来维持。上学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妹妹萨哈十一岁时,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父母企图把她卖给烟杂店的老板,一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也就是他们的房东——阿萨德做妻子,此次来换取生活费。赞恩深知父母的打算,他试图隐藏妹妹的身体变化,并决定带着妹妹离开这个苦难的家庭,可是最终没能阻止这一切。
赞恩愤恨离开了家,遇到了同样贫困没有户身份的拉希尔,并且还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拉希尔好心收留了他。赞恩帮着拉希尔带孩子,过着躲躲闪闪的日子。最终,拉希尔因为黑户被抓。赞恩在家没有等到拉希尔回家,他努力寻找,也试图带好孩子,可他终究不过是个孩子,遇到了种种困难,最终他不得已把孩子卖给了办黑户口的商贩,自己企图离开这个国家。
当他准备回家拿身份证明(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身份证明,连年龄都是后来医生帮他测算出来的)时,却听到妹妹萨哈因为怀孕大出血而离开人世的消息。他一冲动,拿着刀跑去捅了阿萨德一刀,最终锒铛入狱。
在监狱,他看到电视法律访谈节目,终于打了电话过去,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这是赞恩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作为父母,真的应该好好醒一醒,既然没能力抚养,还生养那么多干嘛,不是让孩子到这个世界来受罪吗?在身边,也经常看到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明明生活在社会底层,自己生活都捉襟见肘,却还一个又一个地生养,生养了又不好好抚养。带班那么多年,也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时电话过去也不接,有的一生下来就扔给爷爷奶奶,连父母的面都没有见过,实在是可怜。
想到现在的二胎政策,婆婆和妈妈对我们至今不生二胎依旧耿耿于怀,甚至还有朋友说,你们现在还年轻,要生也可以。天知道,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精力和物力,不是光吃饱穿暖就行。想想自己是没有这点勇气再去抚养一个孩子,再说这点岁数身体也不允许了,还是再过几年直接当奶奶吧。
回到电影本身,原来,影片的主角——赞恩,那么富有灵气的小男孩,并不是专业演员,他本身就是一个叙利亚难民,现实中他的母亲生了16个孩子,导演找到他时,12岁的他一个字都不认识,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影片中展示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赞恩的亲身经历,所以看上去那么真实。女导演娜丁拍这部影片整整花了5年时间,其中前3年都在用来做社会调研。她采用纪录片的手法,所有的场景和灯光的使用,都是现实生活的布置,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社会底层难民们的生活。
看影片中的场景,不知怎么总会让我想到《追风筝的人》,也许同样是以战争为背景,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在我这里是傻傻分不清的。只是《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它远比《何以为家》要温情得多。
无论《追风筝的人》还是《何以为家》,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
(注:本文发表于《姑苏晚报》20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