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清晨,天刚亮不久,妻子直截掀开我的被子,带着命令且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我说道:“今天是十五,我带你去庙拜神。赶紧起床,我还得去准备拜神用品呢。”话音未落,“吱呀”一声就把窗帘拉开了,一缕刺眼的光线直直地照射到我惺忪的睡眼上。
此时,她正准备出门,回崩沙河的房子,去准备拜神的用品。而我也磨磨蹭蹭的起了床。
我回到崩沙河,她已经将鸡宰杀完毕,所有的贡品——包括鸡、猪肉、两个柚子、一盒月饼、若干糖饼、香纸和鞭炮——都已准备就绪。
差不多在8:40的时候,妻子驾驶着车,带着我就这样出发。中秋佳节,街道上的行人不多,出城的道路有小许拥堵,但车辆依旧能够缓缓通行。
小庙位于在省道公路附近,离公路约有百米左右。将车停靠在路边,我帮忙搬运着拜神的物品,而妻子则提着装有鸡和猪肉的箱子,熟门熟路带着我朝小庙走去,而我像个小跟班以的。
庙很小,不是很大,庙门上方刻着“高山庙”三个字,两旁也刻有一对联。小庙为四合院的布局,中堂供奉着三尊神像,神像前的案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贡品。庙内香火烟雾缭绕,香客甚多。一位小庙的管理人员,或许就是庙祝,站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为香客信众祈福。
我跟随着妻子后面,将带来的月饼、柚子摆放在案桌上的空位上。妻子点燃香火,毕恭毕敬地上香,我就在一旁像个木头人似的静静地等着。上完香后,我跟着她一同来到神像前参拜,妻子口中轻声念着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生意兴隆等之类愿望。我也随着她,恭恭敬敬地拜了拜。
在妻子忙碌的时候,我在庙内四处走走看看,只见墙上贴满了大理石刻的捐款者名单和金额,还有各式各样的锦旗,上面写着“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求妻得妻”、“读书,考试”“升学,升官……”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在庙的右侧,设有厨房和饭厅,为香客提供免费的白粥和粟米粥。几位香客正在那里用餐。其中一位香客讲,这是百家米煲的粥,很好的。我刚好没有吃早餐,拿起碗筷,享用了两碗粟米粥。
妻子还在庙内忙碌,而我则走出庙门,在门口的树下坐下,点了一根烟,香客一波接一波的进入庙内。
过了一会儿,妻子叫我去燃鞭炮。她收拾物品,准备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讲,拜神要诚恳一点。这座庙很灵的,许多人都来这里许愿,而且都能如愿以偿。
对于求神拜佛,我是介于信与不信之间,便开玩笑地说:“那我许愿娶多一个老婆,会不会灵验呢?”
妻子听了,“咯咯”直笑,回答道:“那当然灵验了,刚才你就应该许这个愿。到时记得来还愿哦。”
“我多娶一个老婆,家里多一份力,帮你也帮我,也多一个人分担家务,多好啊。我一个人养家够累的。除了我自己,都把你们个个养得圆嘟嘟的了。”
“是啊,我家老公辛苦了。”妻子柔声地回应。
“一大早陪你来拜神,不请我吃个午餐吗?”我打趣道。
“当然,请你到崩沙河萧家饭店。”妻子笑着回答。
一路说说笑笑,回到了家。烧香拜神,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对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