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1月6日,我又一次参加了@PomoNote发起的番茄工作法习惯养成活动。第一次活动总结可参见《当我在进行「番茄工作法」打卡的时候我在打什么》。
打卡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三期,活动规则与第一次相比也有了不少变化。比如需要先缴纳21元的活动费用;不要求连续21天打卡,只要确保每一周不少于5天的连续打卡;还有专业老师每天晚上花时间解答参与者们在番茄打卡、番茄使用上面的困惑。
已经成功挑战过一次,也自信自己还能挑战成功,为什么还要参加一轮呢?
因为要养成“专注”这个好习惯真是太难了。在第一次打卡活动结束后,虽然手机里保留着番茄钟的app,虽然还是会在学习工作时使用番茄工作法,但使用频率只是偶尔。活动结束后,没有打卡压力的我我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读书十分钟就要帅十五分钟的朋友圈;第二天急着要的方案却迟迟不想开始;明明五分钟就能填完的报销单却要磨蹭半个小时。古川武士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提到,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显然,我还做不到。而番茄打卡是一种能帮助我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如果一轮打卡还不能使我保持专注,那就来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吧。
在这一轮打卡中,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几点优化:
提前规划当天任务。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写下当天要做的事,不管是写检查方案这种必须完成的,还是买洗发水这类的日常琐事,事无巨细全都写下来。预估每件事情需要用的番茄数,然后根据当天的日程安排完成它们。比如,看一个学习视频需要一个半小时(约4个番茄),我通常会在早起或是吃完晚饭后完成,因为这两个时间不会是不会被打扰到的大块时间。像阅读这种不需要特地花很长时间完成的事情,我就会在吃完饭或是工作累了之后,用上1个番茄钟的时间来做。而像买东西这类不需要番茄钟的事情,就尽量利用5-15分钟的休息时间去做。
具体记录完成进度。与第一次打卡不同,我会把事情的进度也写出来。比如阅读,1个番茄结束后,以前只会标注读书,现在会把看了什么书,看到哪里都写下来。一方面有利于之后进行回顾,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蒙混过关的情形。如果只是写下读书两个字的话,就不能确切地自己在1个番茄钟里到底能看多少,也可能发生在前10分钟在看书后15分钟只是对着文字发呆的情况。
必须对自己诚实。好吧,我承认在第一次打卡时偶尔会有一心二用、凑数、敷衍了事的事情。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地进步,全勤的打卡记录表、他人的盛赞又有什么用呢,有没有尽全力这件事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这一次,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对自己诚实。没有彻底完成的番茄钟就作废,不够专注的25分钟就不记录,更不可以发生没有完成却勉强通过的情况。虽然这一轮打卡的番茄数明显不如上一次,但我的效率和进步程度一定更高。
遗憾的是,我依然没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回顾。在刚开始的几天里,还会在上传打卡记录时写上当天的心得,哪怕只是一句话。后来,就只有一张打卡图片了。“记录完的数字如果没有进行总结回顾,那它们就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因此,在这次的活动中,也许我是一个好的记录者,却不是一个好的行动者。”这是我在第一次的总结里写下的话,也再次提醒自己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
第二次挑战番茄工作法打卡,可以说我挑战成功了也可以说并没有。根据规则,我完成了这次活动,但我依旧不敢说自己已经可以有很高的专注力了。不过没关系,我不打算因为活动的结束就停止使用番茄工作法,好的方法和工具应该是一辈子的朋友,陪伴、督促我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