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来自湖南长沙参加酒泉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评估的夏莹校长。百忙之中,倾情帮助我们甘肃参加过教育行走的美仁们,创建了一个群“甘肃《奶蜜盐》读书会”。旨在把最好的共读方式献给更多珍爱孩子的父母。刚开始这个群有10个人,在夏校长的引领和各位老师的助力下,现在有150个人。
2023年,我们在群里共读的书籍是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这本书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三种重要养分:奶、蜜和盐。我们共读的方式是借鉴“奶蜜盐读书会全国共读总会”微信群的共读内容。每天早上7点,《奶蜜盐》读书总会美篇负责人、《奶蜜盐》留守儿童父母共读会分享主理人彭佩珍老师会把当天共读的内容发在群里,同一时间,我会复制粘贴在甘肃《奶蜜盐》读书会,并发起接龙。接龙,是参与共读的一种方式,表明你也读了。有些蜜友不太明白,读是读了,但并没有接龙。我还是希望大家积极接龙,这个动作很简单,但它会给你一种积极的暗示,今天的这段内容,我读了。同时,你一个简单的跟随,可能就会引起他人的改变,对他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在群内接龙,是《奶蜜盐》读书会的特色,也是常规的参与共读的一种方式。但只是方式之一,你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群内参与共读。比如说我,会利用自己录音比较方便的条件,一章节一章节的录下来,上传至喜马拉雅,分享在群里。夏莹校长,每天早上,会通过录屏的方式,把几个群里的共读内容读一遍,还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彭佩珍老师、喜乐老师都是采用录屏的方式参与共读。你不要小看这种读书方式,每天坚持,书也读进去了,普通话也锻炼了,你不妨也一起来。
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是视觉型,有的人是听觉型,有的人习惯抄下来,做笔记。群建立之初的时候,伊蕾老师会把每天的共读内容抄在笔记本上。彩霞老师会根据当天的共读内容以文字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我觉得这些方式都很好。
在群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有了一个想法。可以根据每天的共读内容,拎出“每日金句”“每日思考”和“微行动”。神奇的是在彭老师每天安排的共读内容中,我总是能把它分成三段,装在这三个小栏目里。这样做的乐趣在于,我每天要把共读内容揣磨好几遍,然后分段粘贴复制。无形之中,增加了印象,有了自己的思考。夏莹校长还有群内几位蜜友,每天都在给我点赞。这一小小的行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欢迎有蜜友和我一起来。
其实,《奶蜜盐》共读会的共读形式有很多,比如每天早上10点,志愿者贞融老师在《奶蜜盐》共读总会组织的“品读时光”,截止今天(3月3日),已经是571期了。《新闻联播》有多准时,它就有多准时。虽然是微信语音,但有主持人、有分享嘉宾;有开始曲,有背景音乐;有图片,也有文字,更有鲜花和掌声。而且语音分享刚结束,语音就转MP3了,有声、有图、有文的美篇也就出来了。天哪,我真是非常佩服贞融老师的坚持和执行能力。
最为精彩的是每周四晚上,在《奶蜜盐》共读总会进行的线上读书会,3月7日,将迎来第184期。每期都会有一起探讨的主题,每期会有一位主讲嘉宾做1个小时的主题分享,还有自愿报名的近10位蜜友分享这一周的收获与美好。主持人琦芳老师在2月29日的线上读书会中,更是开启了同步视频直播。
我一直很好奇,《奶蜜盐》读书会志愿者团队是怎样一群人,她们的时间从何而来。但现在我明白了,她们不是有时间,而是有爱。夏莹校长的公众号开通以后,我每篇必看。她和我们一样,要经常去看妈妈,要自己做饭,也会为自己不能早睡而烦恼,中午不睡会儿,也会困得不得了。但她每天坚持体能锻炼,只要有线上读书会她就在。而且她还在开发新的课程,运营着自己的几个媒体号。你或许猜不出来夏老师的年龄,但她的两个孙子已经上小学了。那又怎样,夏老师每天还要在公众号上发一篇千字文。在夏老师面前,谁好意思说,自己没时间呢?
再说尹琦芳老师,在视频上,我也看不出她的年龄。但她两个孩子,大的16岁,上高一。小的6岁,上幼儿园,她自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周四晚上7点,她上了一天班,能不累吗?只是语音直播,还可以抽空吃点东西。视频直播,意味着从6点半到9点半,琦芳老师一直得在镜头前,一直在说话。因为是直播,得全程专注。她不饿吗?孩子不会来打扰她吗?网络信号不好怎么办?但因为热爱,这些在琦芳老师这里,统统不是问题。认识了琦芳老师,你还认为是自己没时间吗?
有能量时,做引领。能量不足时,去跟随。2024年,我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