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待了一段时间回去,没去过西藏的朋友问我,西藏怎么样啊,风景美不美啊。西藏的风景特别美,但自从回到家里,我对西藏的回忆从来都不是西藏的风景,只要提到西藏,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哪怕他们面目灰色、衣衫破旧不堪,我仍然觉得这真是一群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藏族人的善良朴实是源自他们与世无争的性格,这与他们的信仰也是分不开的。藏族人一心向佛,一生与佛结缘,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无论多晚、多黑、天儿多冷,每个时段,拉萨城从来不缺朝圣者和磕长头的信众。哪怕是晚上十二点,凌晨三点,早上五点,伴随信仰而生的微弱灯火依然在他们的精神高地轮回繁衍,长燃不灭。而他们叩长头的虔诚姿态,彷佛是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雕琢一件庄严而精美的艺术品。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又称“等身长头”。叩等身长头是有一定的讲究的,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唵嘛呢叭咪哄”这“六字真言”,相当于汉族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这类的诵语,朝圣者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向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再匍匐往前,周而复始。这样,三步一叩的等身长头的一个周期才算结束,然后再站起,以此往复。遇河流,需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磕头。他们不惧千辛万苦,从家乡出发,三步一叩地向圣地拉萨进发。藏民朝圣的目的并不是像内地人一样求健康平安,求升官发财,甚至求长命百岁,他们的宗教意识就是单一的虔诚和朝拜,他们心灵宁静,不敢有半点奢求......他们信来世,他们把来世看的和今生同样重要,今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来世而修。
所以藏族人对生死看的很淡然。曾经有个藏民跟我说,我们觉得人去世了便是回归自然,是一个轮回,不需要太过悲伤。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前世今生的因果报应让他们相信今生应该去修来世。这就是藏族人的生死观,藏族人对“死亡”和“新生”的理解,能使人坦然面对死亡,不但临终者能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受任何精神折磨,而且逝者的亲人也不像其他地方一样,显得那么悲戚、那么沉痛。我想藏族人对生死的独到理解、诠释,也是形成藏民族各种民俗文化的核心——那就是乐观天性的根源,这种理念使得藏族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注重适应,而并非斗争。
从拉萨回来之后,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拉萨的事情,发现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陌生的“快递员”
在西藏,还有很多藏民不会使用手机,不晓得支付宝和微支付,更别提网上转款。在业拉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一位藏族阿妈在路边招手拦车,问我们是不是去拉萨。我们说是,她就让我们稍等片刻,从屋子里拿出一卷钱,总共500元,还有一个手写在纸条的地址和名字,她托付我们把钱,带给他远在拉萨的儿子。
虽然觉得唐突,如果在城市,这笔钱我断然不会接,我也是第一次去拉萨,还要耗费时间去寻找他的儿子,可是面对阿妈诚恳的眼神,我竟说不出拒绝。把钱交到孩子手上时,他说这已经是第三次收到家里的钱了,都是阿妈托陌生人带来。
青藏线的雪地天使
青藏线每到冬季冻土严重,积雪路段多暗冰,交通事故很多。一个在路边刨土的藏族阿妈,在雪地里尤其醒目。她双手刨土,然后把土装入外衣衣襟揽起的兜里,返回马路,撒在车轮印上。
返回,再装,再撒……
我问她为什么做这个,她说这段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不好。撒上土,防滑,少出事。
我下车跟着她去刨土,一分钟就冻得撑不开五指,刺骨,真的刺骨!
10块钱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山南雍布拉康,寺庙不大,但是要走一段上坡。从拉萨贡嘎机场过来,身体还有点不适应高原,走几步就气喘。雍布拉康寺外面有一位藏民奶奶,卖经幡。她会说的汉语只有两句:挂经幡吧,10块钱。
我们买了一卷,奶奶带着老公翻了2座山,我在后面好不容易爬到一个山顶上,发现他们已经翻到下一座山了!挂上了手上这卷,老公又看到了一个更高的山坡,想上去,奶奶说她去不了了......老公又向奶奶买了一个经幡,然后自己去了。
奶奶不会说汉语,比划嘱咐了他半天才一边张望一边下山,到我跟前时她满头大汗。我真的觉得奶奶好辛苦,为了十块钱要费这么大力。后来才知道,她跟我们的妈妈年纪差不多。
西藏,之所以迷人,不仅仅是因为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因为有那么一个群体,无论生存条件如何恶劣,他们都相信着神灵。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到西藏,看看那群可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