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篇关于孩子学不学奥数的文章,也是颇为感慨。假如穿越回古代会怎么样?文中提到了一个故事,倒是令我印象深刻。说是龚自珍,写文章、诗词都是一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皆出自于他。然而,他写的字实在是太丑了,经常有人也没事就喜欢说,老gōng啊,你这个字写得不行。你字丑,可是主考官不瞎啊,最后连个举人都没考上,龚自珍小看了写得一手好字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换句话说,他是不是偏科了,光有才还不行,得全面发展。相比龚自珍,大才子文徴明刚开始也是写不好字,他就与时俱进,没办法老老实实练呗,要考科举呀,最后成为书法大家,都是考试逼的!(文徵明是谁我还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才疏真是学浅啊!)古人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都需要背到烂熟,才能在层层竞争中较有胜算。也就是有考试套路,你必须要熟练,其实类似于现在的应对奥数的做法,主要还是刷题解题。这么一说,感觉小学生也是要当个熟练工啊!不容易呀!
"怪不得人家说我的气质里藏过我读的书,我的脸如今都七种颜色了!"这句话原文引用过来的,笑死我了。
现在养个孩子,读个书,如果对学业要求高点,那么外面的补习班是必定要上的,奥数,作文,围棋,国学,钢琴等等,补习费,车马费,资料费,养个娃容易吗,难怪家长的脸都变七种颜色了。
其实什么奥数不奥数的,奥数就是个代名词了,你要学钢琴,得像学奥数一样刷题,学琴也是多练,所以应该叫奥钢琴。你觉得孩子要学点围棋,那就多下棋,你就是奥围棋,学啥就得奥啥,像龚自珍这样的,谁让他不奥书法来的?!
话说我得去奥几本书了,再写下去,我可憋不出了,奥谁的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