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文字记录,因为我总是不想说太多话的,时常听着看着,记下,好像能明白那些情绪,再把自己引入属于对方的回忆。
接着在心里仿佛累积了无数人在说话,我站在当中,不断地回应,最终隔了未知日月,感受呼之欲出,我把它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在草稿箱里有一篇名为十一月物语的文章,写于在虹口校区的最后一堂课后,正文是三个字,再见了。
我想我当时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比起遮掩的情绪、虚伪的表达,一次沉默的告别才是更值得纪念的。
在临近一年之后,我仍然不想真诚。展露即时的情绪对我来说是种折磨,所以我需要偶尔的回顾,也算某种认可。
我仍然在看电影,学习我感兴趣的东西,摄影,看剧,与情感交往。最近看到最喜欢的电影是《美国丽人》,最常思考的一句对话是“那天晚上月亮照得太亮,我都认不出自己家小区了”,最温暖的一件事是恋人和家人支撑着我幼稚的理想,我明白这些关系中总要有人现实起来,最烦恼的一件事是我想要与人交往,从对话开始,真诚地把感受说出口,但我其实不明白这样的意义。
在某段时间后请你告诉我这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此刻只是想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