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9年来北京读研,三年读研期间对北京早晚高峰没概念。2012年工作后,在离单位5公里远的三元桥租房子住,每天乘公交通勤。302路公交车不堵,不挤,唯一就是住处与公交站有二十分钟的路程需要步行。为此我还因为走路走的腿疼埋怨了一两个月。后来,为了实现“步行上下班的幸福生活”,我搬到了离单位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继续租房。直到结婚买房,通勤距离,仍然是我选择房源的重中之重的考虑。因为那些“早高峰的地铁就是一个沙丁鱼罐头”的言论早已让我闻风丧胆,也早已让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尽量缩短上下班的距离和时间,拒绝成为沙丁鱼罐头里的一条。
生活待我不薄,一切也还顺利。我只知道传闻中有一个职业叫“地铁推手”——在高峰时段挤地铁,乘客势单力薄挤不进车门的时候,有一个身穿制服,手戴白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乘客的肩背部,施以外力,将乘客挤进车门,顺利乘车。我只是在看综艺节目的时候听说过,不曾见过,也未被推过。
然鹅,大概老天想要我体验更丰富的人生。机会来了。那是个周四的早上,我要到二环的砖角楼参加培训,九点开课。高德地图显示,乘地铁6号线换乘5号线,40分钟即可到达。我早就听说过自己家楼下的6号线,早高峰恐怖的很,所以不到八点就出了门,心想留出点富余时间让我挤地铁。
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真到了亲身经历的时候,却还是哑然。每一趟进站的地铁都是爆满,而站台上都是排队等候上车的人。车门打开,感觉里面的人都已经快要溢出来,但站台上的乘客还是要贴进去,个子高的抓紧前上方的扶手以借力,个子矮的往人群的缝隙里挤一挤,然后收好自己的背包、头发、衣服,以免被即将关闭的车门夹到。车厢实在太满挤不进去,但年轻的上班族为了不迟到仍然要贴挂在人群的最外缘,甚至身体已经在车门的外面。这时,站台上等着下一趟地铁的乘客,自动变身为“地铁推手”,将刚挤上车的人的半边身子,使点劲往里塞进去,以免他们被即将关闭的车门夹住。
就这样,每趟进站的地铁搭载站台上的两三个人,伴随着广播里“车门的乘客往里走一走,上不去的乘客请乘坐下一趟列车“的声音,满载而去。
大清早的精气神全被这场面震住了,心塞。张圆了嘴巴本想感叹一句,但看看前后左右排队的人平静而淡然的表情,我也不好意思矫情的发出任何感慨。排队的队伍慢慢前移,下一班就到我了。毫不夸张的说,我紧张,那时还想到了上学写作文时常用的一个表达:“心里像揣着个小鹿似的扑通扑通直跳”。真的是紧张而略带恐惧的,我不知道下一趟车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缝隙让我钻进去,这样我就不用扒着上面的扶手,外挂在人群边缘,还得让志愿地铁推手们把我塞进去。我也担心会不会挤不进去而被地铁车门夹住。
车来了。好多人,满满的人,我真的无处放脚。我往旁边站了站,意思是我不上这趟。我后面排队的女生顺势挤了进去,身后的长发背对着车门。我担心她的头发被夹,小声嘟囔了句“头发……”。也不知是她听见了我的提醒,还是自己也觉得有些危险,把身后的头发拢到肩前,又往里缩了缩胳膊肘。车门关上了,我看见她的身体被车门挤压的平整而单薄。下一趟来了,门口是几个身材高大的男士,我不想挤在一群陌生男人堆里,又往旁边站了站,让我身后的两个乘客挤上去。
就这样,我等了六趟车,还是没勇气挤进去。眼看着八点十五了,再不上车就要迟到了。一百多人的培训是要签到的,我可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迟到。可是到底下趟车我能不能上去。焦急,紧张,心塞,也不知是被挤地铁的场面惊到了,还是多愁善感的毛病又犯了,我居然无奈又悲伤的,有点想哭。马上收起这些情绪,兵荒马乱着急上班的早上哪有时间伤春悲秋,暗暗鼓劲:下一趟车,我一定得上去!
发车间隔很短,下一趟很快来了。照样还是满人。心一横,跟车上最外缘的乘客说一句“不好意思我挤一下”,不管不顾的往里挤。没想到,车里的人群就像弹簧,挤一挤还是有的。我居然没被夹在外面,身后还有人跟上来。
总算上了车,稍微松了点气。但是车里真的不好受。我已经被挤的变了形,胳膊腿都不在舒适的位置,都是拧着劲的。我的四周全是人。幸运的是,跟我面对面的是个女孩。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胸贴胸面对一位男士。我本来是不用抓扶手的,因为不用担心站不稳,但是我都快凑到对面女孩的头发上了,我只能顶住前面的扶手,支撑一下,让我不用整个人都趴在女孩身上。一抓扶手,我的胳膊碰到了旁边一位个子不高的男生的脸。刚想说抱歉,发现他一脸漠然,眼皮耷拉着,并没有任何反应,我也就咽下了那句“对不起”。随着地铁的起起停停,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胳膊时不时的蹭一下他的耳朵。好在,我和他都有点习惯的接受了。我的后面也是一位男士,前胸贴后背的站着。我看看周围人的脸,一脸平静,表情漠然,眼神没有光,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拥挤和节奏。也好,在这样局促的车厢里,在这种零距离接触中,大家就都不觉得尴尬了。那时,我想到了以前在社交礼仪中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什么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在早高峰的地铁里,全是bullshit。
我又矫情的有些伤感。我甚至矫情的觉得,在被人塞进来的地铁上,在男男女女挤成一团能感受到对面陌生人呼气的温度的车厢里,人的尊严呢?悲从中来,感慨“做人不易”的同时,我深有所感的提醒自己,在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每个人都不容易。
也许有人说,也没有像我说的这么夸张。是的,始发站的乘客也许在早高峰的地铁也有座位,但我看见的更多的是在中途上车的人们,习以为常的拥挤和默默的忍受。晚上我问老公,如果每天都要经历这种通勤之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想要留在北京?早上的地铁真的像沙丁鱼罐头,感觉人都没有尊严了。老公说,有多少人来北京追求梦想啊,一时的辛苦付出也许可以换来日后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生活。
是的,这一趟趟地铁搭载的不仅仅是从五环六环涌往城中心的路程,更是千千万万人们追求梦想、开拓事业的期待和希望。一时的拥挤也许可以换来更广阔的未来。但我还是想说,人人都不容易,对陌生人尽量好一些吧,也许他刚刚从沙丁鱼罐头的车厢里挤出来,已经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