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出鞘之剑,燕十三一叶扁舟,来到神剑山庄。燕十三没有见到谢晓峰,他见到的是谢王孙。
那时候,谢王孙就站在山畔的绿水湖边。
他衣着朴素,一领青衫,布鞋白袜,丝毫不像声名显赫的神剑山庄主人。他的两鬓已斑,他的眼中已有倦意。他看来只是个很平凡的人,就这样随意走到这绿水湖边,看见这残秋的山光水色,就这样随意站着,静静观赏这暮色里的秋天。
秋天的夕阳明媚而温暖。苍茫的远山,平静的湖面,晚风轻拂,带来干燥木叶的清香和山间野花的芬芳。
“也许就因为他太平凡,平凡得就像是这残秋的暮色,所以燕十三才看见了他。”
“燕十三看见他,也正如看见这秋夕暮色一样,心里只会感觉到很平静,很舒服,很美,绝不会有一点点惊诧和恐惧。"
能够把燕十三剑一样的杀气在惊鸿一瞥间消解于无形,这样的人是非凡的。谢王孙的非凡就深藏在这与天地齐一、和湖山交融的平凡里。
谢王孙当然知道燕十三是“夺命剑客”,当然也知道他的来意。谢王孙并不惧怕刀兵,他只是不愿再见到流血。他也欣赏燕十三,或许在燕十三的身上,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最重要的是,他想让燕十三知道生命的可贵。
此刻,他只把燕十三当作一个客人,一个朋友。他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寒喧,只是几句简单亲切的话语,他拉起燕十三的手,邀请燕十三到家里做客。剑客、杀手、决斗和流血,他已见过太多,江湖的云谲波诡、惊涛骇浪他也已见过太多,但他的手依然温暖。燕十三被这只手握着,心里忽然也有了温暖,虽然他的另一只手还是紧紧握着他的剑。
他们就沿着山坡上一条枫林夹道的石径散步聊天。谢王孙谈起了自己的家族,关于显赫的过去,他只是一笔带过。他谈到每一代谢家的子孙都为家族的荣誉和尊严而战,然后谈到了他自己,他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因为疾病,因为恩怨,因为争斗,儿女们都早早离他而去,白头人送黑头人,那是何等的哀痛。但所有这些谢王孙都只是寻常道来,淡淡的话语,只有感慨,没有哀伤。因为,他已深深知道,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命运。
面对这样一个人,过惯了刀口舔血生涯的燕十三,此时只是感到平静恬适,只是想到了杜牧的诗,觉得谢王孙是诗中的人。
这一段“十三王孙会”,恍如刀丛中吹过的一阵春风,刀光剑影尽皆为之失色。这是我印象最深刻和最欣赏的古龙章节,谢王孙也是我最钦佩仰慕的人。
剑客有时其实就是诗人。杜牧的《山行》写尽了两人湖山之会的意境,那么该用什么诗句去写尽谢王孙的一生?
是王维的《少年行》: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是贾岛的《述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是辛弃疾的《书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还是蒋捷的《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所有这些都是,但又都不尽是。重情重义的豪情热血,笑傲江湖的不世绝技,饱经沧桑后的意兴阑珊,历经忧患后的看破看透,这些加起来都还远远不是谢王孙的全部。
无论金古,都喜欢在人物角色的名字上做文章。比如李寻欢,一生几乎未有过一刻的欢愉,终日只是自寻烦恼。谢逊,名字谦逊,但没有人比他更狂傲。林平之、游坦之,平平坦坦,但一生遭遇却是最为崎岖坎坷。谢王孙名叫王孙,却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骄矜之气。他愿意做一个平凡的人,他为儿子取了一个最普通的名字,只希望他过最普通的生活。而他精神之高远,又恰如一个高贵的王孙。这样一个山一样高、海一样深的人,当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但他的故事,除了《三少爷的剑》,古龙没有再着一笔。整部《三少爷的剑》中, 谢王孙也只是短暂地出现在第九章里。谢王孙所有不凡的故事,直至重读到他在这一章里遇刺的一段才露出端倪,虽然那也只是冰山一角。
那时,看完了谢晓峰的棺木,谢王孙和燕十三走出神剑山庄的大厅,走入黑夜。就在此刻,刺客不期而至。在谢王孙的一生中,这样的事,比这更凶更险更难更大的事,他已经数不清有过多少次。
一个人,一柄剑。
人的动作矫健如鹰,剑的冲刺迅急如电。
人是在谢王孙背后出现,这柄剑直刺他的后心。
等到燕十三看见时,已来不及去替他抵挡了。
谢王孙自己却仿佛完全没有感觉到,只是叹息着弯下腰,去拾起一片枯叶。
他的动作很缓慢。他去拾取这片枯叶,仿佛只不过是因为心里的感触。
可是他恰巧避开了这闪电般的一剑。
在这一瞬间,剑光明明已刺在他的后心,却偏偏恰巧刺空。这其间的间隔,只不过在一发之间。
谢王孙慢慢的拾起了那片枯叶,静静的凝视着,仿佛还没有发觉刚才的事。
但刺客的剑却因此变成了直刺燕十三。夺命剑客挥出本能的一剑,就在一瞬间,一个人的生命就如枯叶般凋落了。
谢王孙又慢慢的弯着腰,轻轻的将这片枯叶放在地上。
燕十三一直在看着他,眼色中充满了仰慕和尊敬。
这是古龙以及所有武侠著作里头都少有的精彩绝伦的片段。这是对武功本身登峰造极、妙到毫巅的描写:谢王孙解释了什么是竹木草石皆可为剑——他借用刚好在他身旁一个剑客的本能消解了这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剑。同时,展现出他对宇宙万物理解的深刻透澈:时间、空间、速度、彼我、偶然和必然,所有这些在一瞬间纷至沓来骤然聚合;也就在这一瞬间,一切又都已然改变。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复归于对人生短促和生命脆弱的深长喟叹。生命,正又因其短暂和脆弱,才更显宝贵。
这一段写谢王孙的武功境界,其实也是写他的人生境界。燕十三的到来,温暖和智慧才是解药;谢晓峰的出走,等待和希望就是答案。所谓武功,无非就是待人应事。所谓炉火纯青,所谓臻至化境,其实就是与伟大的自然浑然一体。自然,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润物无声,就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上善若水、与天地同化。
所以关于谢王孙的诗句,还应该再添上两句:
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谢王孙确实已达到了见山还是山的最高境界,有曾经,有饱尝,有洞悉,有悲悯,最后还有了悟和释然,他已归于平凡,这是一条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平凡之路。这是每一个江湖中人遥望的路。这条路是一条漫长的路,或许有朝一日我们也会走到这路的尽头,但在此之前,必先经过独上高楼和衣带渐宽的前两种境界。
正如鲍勃·迪伦唱道: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人要抬起多少次头,
才能看得见天空?
还有朴树的《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