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玉纪事
原创: 文/池宝嘉 典藏视界 2018-12-11
——这是和田羊脂玉在中国人心中的系列梦幻之一。
关于和田羊脂玉的故事,长久以来,一直在中国人的圈子里代代流传。围绕着这个梦幻传奇,坊间一直存在各种争议,那无非是谁的观点较为正统,而绝不会对这世间尤物半点不敬。
前几天,在一次和田玉鉴赏师评定会上,我被请去当评委,另一位资深专家评委岳蕴辉则笑称那些所谓玩了一辈子玉还没见过羊脂玉的人真是眼中无水。市场上没有羊脂玉,又如何去谈和田玉的品牌和旗帜?参会者中本来有人为作品白度而忐忑甚至略有沮丧,这一下精神立马振奋起来。哈哈!
一、古人对羊脂玉的表述
和多彩的翡翠不同,和田玉是单色玉,国家标准分为七种颜色,白色是和田玉的代表色,羊脂玉是和田玉的精华。颜色与质地无关,但是以白为贵,是有历史的了。西汉大文学家东方朔在《海内十洲记》里誉赞羊脂玉是“白玉之精”。清代萧雄诗云:“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
羊脂这个玉友们的心结。它在哪里?不在证书里,也不在口头上,说实话,它是中国人对美玉的形容。看看古人们的认定吧,一是玉中精华,二是白而温润。这是羊脂玉的特色。
二、什么程度才到羊脂?
中国人对事物的描述往往喜欢用形容词,很多场合如果你偏要用标准语言去和人家交流,人家往往会暗暗发笑,觉得这个人怎么有些傻气。如同做饭时放多少水或炒一盘菜时用多少调料,全凭经验,没人听你讲500克白菜应放几克盐、几克油、几克花椒、几克辣皮之类的教导。
在市场上看一块青玉,卖家看我又放下了,赶紧拿到手中,盘摩盘摩,递到我手,无比郑重地说,这可是真正的沙枣青啊!显然,就颜色的色度而言,沙枣青是青玉中的珍品。卖家的形容是这么贴切。
对黄玉的辨识也是这样,市场上,看一块黄料,问问价,准备离开。心想“黄口”还敢叫这价?”卖家神秘兮兮的又从柜里取出一块黄籽。“这可是真正的黄玉,栗子黄。”我把提包里一块虎皮的黄籽递给他,含笑不语。“哇!鸡油黄!”卖家似乎明白什么了,急把我让进里屋,沏上好茶……
话又说回白玉。羊脂玉是白玉之精,自然要从那种俗而生厌的糙米白、石灰白的色调中脱颖而出。羊脂玉并未从市场完全消失,只是日渐稀缺而已,只是因其“精”而价格奇高而已。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总结出玉之十一德,最后东汉的许慎又在《说文解字》中浓缩为“仁、义、智、勇、洁”之五德。仁为温润,居玉德之首位。显然,玉中之玉的羊脂玉应是白而润泽的,白而中和的,白而内蕴精光的。
三、是否需要一个羊脂玉的标尺
国家检测是依靠冰冷的仪器,密度、硬度、结构、化学成份等等。白度计也是有的。就市场而言,还没见过谁手持白度计去寻找羊脂玉,一切都凭模糊的判断和个人的观感。
一块美玉,分明是昆仑流水冲刷的乱石中闪现的灵光,如同人世间的男女之情,没有绝对标准的洁度去衡量。体重45公斤的女孩儿苗条可人,那她的体重是46公斤呢?47公斤呢?羊脂美玉如同世间美女,全凭感觉,它的白度、硬度、润度都是美之极致的要素,喜欢就好。我也切磨过几枚白度略为宽容的羊脂籽料标本,仅供玉友们寻玉时随身参考。标本的基础是真实,但也不能成为全世界没朋友的孤家寡人。
四、形而上的乐趣
精神层面的追求往往是形而上的,这和一日三餐夜眠八尺的“刚需”截然不同。一幅字画、一件雕琢的艺术品,作者可以在载体上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功力。稍有艺术修养的鉴赏者,自然可以作出:差、可以、好、很好、极好的评价。至于如何好?好在哪里?评价的要点则与鉴赏者本人的文化、修养、、学识、环境、境界、专业方向密切相关。
对于和田羊脂玉那样的神工天宝,无论是创作与否,它与其它艺术鉴赏和收藏过程同样带来的是精神愉悦。正因为如此,它的价值是非标准化的,它的价值形成是材质珍稀、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社会认同、功能需要等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的有机结合。前三者是基础,后二者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各类“艺术秀”、宣传、评奖和社会知名艺术评论家高水平的评论和引导,是推动艺术品、收藏品外部价值提升的重要因素。价值的发现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羊脂玉有标准的定义吗?
五、殿堂的标准和大众的标准
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玉石之路陈列单元有一尊羊脂玉籽料,业内行家都说,这才是羊脂玉典型的标本。已故的著名玉雕大师马进贵先生曾经一再叮嘱:“这块羊脂玉可得好好保存,太难见到。”它成了馆里最为稀罕的陈列之宝,会有很多参观的玉友与每年,都这块羊脂玉合影留念。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世间之美虽有共性,具体的标准也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衡量准度。比如,市场上有的羊脂玉料形极为优美,产状是否天然却颇有争议;有的羊脂虽白度不敢称为一流,但其色皮却无比珍稀。那些固执的玉友们,我们还是将各项指标综合起来寻梦吧!
六、美是一种感觉
新疆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宝地,当五彩的野花开遍了草原,空气中流动着瓜果醉人的芬芳,内地的朋友们都喜欢到这里寻找诗和远方。
我也赏景,但志在美玉。碧绿的、青花的、浅青的、正黄的,等等。更多在关注白润而有特色的小籽。自然皮的光白籽有纯净的美感,如同三岁的孩童一尘不染;红皮的小籽又是那么高雅,不小心寻得一粒朱斑羊脂尤为难得;黄皮籽富贵中和而又极显尊贵;金皮籽毋庸置疑,华丽辉煌,洒金皮在市场上极为抢手,“金包银”的羊脂几乎无价可议;还有那些市场主流的秋梨皮籽,偶然也能看到的虎皮籽、鹿皮籽,就连颜色深沉的烟油皮和乌鸦皮小籽也有一大群粉丝。所以,美是一种感觉,因人而异。喜庆与辉煌,灿烂与深沉,有多见与罕见之别,没有高低之分。
七、羊脂玉的色相
色相,多与美女关连,虽然有时比喻不当,但总不会用色相这个词去说一个粗糙之极的油腻大叔。总之,色相是一种喻美的语句。
那么,羊脂玉被国人称颂了千年之久,自然有亘久不变的道理。正如本文所说,羊脂玉的关键判断点在于应有的色相。无论它的白度能否与草原肥羊的尾油相比,必须有那种白、糯、细、润的感觉,才能使人进入富有灵气而精光内蕴的天籁世界。纯正的色相,与晦暗混杂的玉色形成明显区别,我们将它尊为上品,因为那是致密温润之高尚之白,即便是白中显现微粉的暖色,也如阳光普照,透出慈祥的品性。就说略为偏青的纯净羊脂籽吧,当被玉匠施以巧手神工的琢磨,也可以变幻为羊尾的截肪。羊脂玉的色相之美是第一位的。
八、发烧友对羊脂玉的高标准
当今社会实在是太奢侈。玉友们对羊脂玉过度崇尚而产生的种种挑剔常常使我无言以对。那些年,菜鸟级玉友只认白,什么青海白、俄料的白一概肯定,作为羊脂的象征。后来他们觉悟提高了,知道美玉是细度优先的尤物,又开始时时举着高光电筒,手执玉牌或玉镯,反复照射,提出各种无原则的、每件都须无结构的要求。很多貌似内行的玉友总是缺乏对那些经受过大自然亿万年流水洗礼的美玉应有的宽容,对高仿而完美的赝品倒是情有独钟。市场上假货日渐泛滥后,他们开始看皮,美玉无皮似乎低了一等。近几年,对籽料色皮的讲究开始登峰造极,什么洒金皮、枣红皮、秋梨皮、秋葵皮、乌鸦皮、老虎皮在他们嘴里极为顺溜。红皮也就红皮吧,非得找极其鲜艳的大红皮搭配的羊脂白,结果催生出一个俄料磨光沁染红皮的暴利行业。
发烧友们就是这样把羊脂玉玩的心惊肉跳。有一次,我看一位玉友总是独自来到我这里,就问为何不带夫人前来。他苦笑道,不敢带来啊,我夫人也是玉疯子,眼光还高。带上她,我得倾家荡产。
九、在美玉面前人人平等
在珍稀的宝贝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一点,在和田羊脂玉方面同样如此。一块稀世美玉或者隐于深山,或者藏于河谷,谁有好眼力去发现,去分析呢?人人都说过的话,你再去重复一次,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苍白无力?
当今社会追崇的是实力和价值的发现,聚光灯下照射的是刘益谦那样的大佬,看他如何用2.8亿元人民币拍下一件明代的成化斗彩的鸡缸杯,然后不动声色地用这个小杯子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香茶。
前几个月,网上又盛传和田市场一枚小小的羊脂美玉,一位藏友出价5万想拿下,结果哪位卖玉的维族巴郎笑了:“5万?摸一下可以。”哈哈!何等有趣。
但凡收藏行业,无论是青铜器、瓷器、玉器、除了财力,学识就是最具权威性的资本。隔行如隔山,不懂没关系,得有内行引领,得谦虚好学。财力有限请不回宝贝也是常事,开开眼也好。总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物面前,任何人都会觉得自身的渺小,哪有什么等级的区别。
十、羊脂情结
真正的玉籽从来是不同样的,大自然的天生造化不可能像工业产品流水线一般源源产出。
看到那些珍贵的羊脂小籽被打孔穿成手串,甚是心疼。打了孔,就不再是纯粹的天然形态,总是“劳动”过了。我馆保存的羊脂籽,有圆形、有扁形、有山形、有长条形,还有一枚非常奇怪,扁圆的形态,中间凸起一个小小山岭状,天然之物居然这么具有个性,实在难能可贵。
我不愿随意破坏一粒天然的羊脂珍品,如果想要和它们时时交流,可以小心地把它装入一个略厚的绒袋,便于闲时取出盘玩,这是文盘,更多地在用内心的意念和长久的贴身呵护。时日吉渐长才会发现小籽色泽奇妙的变化。
前些年花了几万元购入一粒几十克重的和田玉独籽,内部似有石花,于是略微修整外形,请玉雕大师琢为浑圆的葫芦,再将中心镂空,尽除瑕疵。一件精美的羊脂玉香囊诞生了。北京玉友王静赠我一些陈年的奇楠残片,装入玉囊内,沉香的浓郁令人心旷神怡。她的先生黄总是一位憨厚的地产包工头目,工地繁忙,心脏偶有不适。于是王静在我馆搞走一个精致的玉籽香囊,塞入沉香,每逢心脏出点小状况,便及时闻之嗅之,顿时好转。
看到那些香友为了十几分钟的闻香聚会而燃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沉香深感惋惜,装入美玉香囊可持续的享用才是长久之策。
形而上的美玉之宝,也可以成为实用的器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