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闺蜜一直以来有一个心病,那就是孩子爱玩手机,为了严防死守,她就不给孩子手机。因此和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冲突,甚至孩子说,不想上学了。因为孩子觉得没有手机就不知道很多信息,无法和同学们进行社交。她很是头疼。坐立不安,左右为难。
相信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在《觉醒的妈妈有力量》这本书认为:如果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因为恐惧而不是因爱,就会导致教育的偏离。怎么理解呢?本质上就是恐惧会传递恐惧,而爱会传递爱。你是想把自己的恐惧延续给孩子,还是想把爱延续给孩子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事实上恰恰你在传递的却是恐惧,所以,这样的妈妈是没有力量的。
本书的作者花费了15年的时间来研究家庭和亲子关系,专注于帮助妈妈觉醒并且获得力量。帮助大家看清三种关系:自己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和孩子的关系。关于大家一直困惑的问题,比如:抱怨和咆哮、自我责备、焦虑等很多问题都有详细的解读,能看到很多身边的案例以及解决方案,干货很多,值得收藏并仔细阅读。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来聊聊孩子玩手机背后的恐惧、我们是如何被孩子唤醒恐惧的以及如何来克服恐惧。
孩子玩手机背后的恐惧
妈妈们看到孩子玩手机就会引发恐惧,那么这个恐惧的来源是什么呢?这种恐惧的来源就是我们从小在家里获得的情绪模式。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的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基于恐惧,担心你失败,担心你不务正业,担心你受伤,担心你的未来。
我们的父母就是用这样的情绪在影响着我们,我们自然也就习得了父母的情绪模式:基于恐惧的教育模式。同样,当孩子的行为刺激到我们,我们最先被激发的就是负面情绪,焦虑、担忧甚至恐惧。要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就要强行纠错或者控制孩子的行为,以减少自己的恐惧情绪。行为消失了,你的恐惧情绪才能得以控制。
但孩子是不是就可以被控制呢?于是,当孩子可以接受时,你会比较强势;但当孩子反抗时,你又觉得心虚,就会形成两个极端。因为恐惧,你就不给孩子手机,但如果孩子因为没有手机不学习的时候,你又因为恐惧,再把手机送给孩子。孩子到底如何使用手机,你从来不关心,也不会鼓励孩子去进行思考。
那么,放下恐惧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用开放的思维,分析使用手机的利弊以及场景,鼓励孩子去思考手机的好处和坏处。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策略,如何去运用好手机。相信孩子,不断鼓励孩子的思考,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和决策。你会发现,你的恐惧会烟消云散,把对生命的主宰交还给孩子自己,不但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力,也更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是如何被孩子唤醒恐惧的?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和你的反应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孩子不听话,你的反应模式是什么?是生气、恐吓还是惩罚?你内在的恐惧是什么?是觉得自己控制不了孩子,还是担心孩子走向歧途,或者是感觉自己没用,受挫。
这个行为和反应之间的链接本质上和你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恐惧和你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恐惧有三个层次:
1、你会恐惧事情本身;
2、你会害怕恐惧背后的创伤;
3、你会恐惧内在的投射:比如缺乏安全感、内在匮乏、害怕不被爱、害怕冲突,自卑等等。
所以,仔细深入的推演下去,你会发现你教育孩子的模式,就是你的价值观重现。而这个过程恰恰又重新在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情绪模式甚至是价值观。所以,你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很严重。是不是值得你去关注?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问,这些恐惧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前面也有说过,就是童年经历和窗纱给被激活了。我们这代人大多数都是在父母严格的管教下长大、甚至有的妈妈们在原生家庭是缺少爱和安全感的,父母要么很忙无力搭理我们,要么有时间就回过头来操纵我们。操纵的本质还是恐惧。然后就是无休止的焦虑。
所以,我们自然也就传承了这些特质,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出现时,就会激发我们的各种情绪,然后我们为了解决情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纠正行为。这就是一个看不见的循环。
如何克服恐惧?
如果要获得比较好的转变,那么我们就要来面对这个问题,尝试去克服恐惧,克服恐惧也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
我们首先可以在情绪升起,想要采取行动之前,先做一件事,就是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模式,此刻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爱。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怎么去区分,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基于恐惧的表达:
你就只知道玩游戏,怎么就不多花些心思在学习上,你天天都在干嘛?
基于爱的表达:
你是不是累了,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妈妈看你最近很辛苦,想为你做点什么。
这样是不是很清晰了,基于恐惧和基于爱的不同的表达,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
觉察到自己的恐惧之后呢,要学会去和恐惧相处,尝试感受一下内在恐惧的流动。你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认为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让她们和你的生命链接,你会更加的清晰,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你的生命,以及你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好了,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对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已经有了一些认知了。我们只需要记住:教育孩子,不要用恐惧而要用爱。时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模式,面对恐惧,清晰不同模式的差别,让自己生出力量和爱,不断用爱来滋养自己和孩子。
如果你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内心也经常焦虑、恐惧和无力,那么一定要看看这本《觉醒的妈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