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宝贝的女儿,Michelle!
今年(2017年)的8月11日,是你20周岁的生日,那时就答应你,要写篇文字给你,但迟迟落不了笔,二个月过去了,脑子里时不时盘算有什么可以写给你的,说些鼓励和期望的话,也是个办法,但觉得如果光是些祝福的话,嘴上说说就可以了,落下文字就似无必要,因为未来的路是靠你自己想出来、走出来的,而不是靠其他人祝福出来的。思前想后,倒是不如这样,我就说说二十岁那个年纪的我,在想些啥、干些啥。
1989年,爸爸二十岁,那时已经是南京工学院机械系机制专业大三的学生了,你可能要问,怎么会跑到南京念书,为何又念这样一个非常传统的专业呢?但你可要知道,实际上,能到南工念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一波三折可能都是低估了其中的不容易。如你所知,爸爸出生在上海,但户口却一直是临时的,从小学开始就是借读,念得是家门口的中山北路第六小学,用现在的眼光看,应该归入“菜场“小学一类,到现在还记得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不讲上海话,而是满口“这块拉块”,大家读书全凭天然,没有课外辅导,没有家长督促。到自己发觉和其他同学不太一样,是要到四年级后了,你奶奶出差到上海和太太商量,“缪青应该还是要在上海念初中,不能回兰州,但希望能考到一个好一点的中学,终究上海的教育质量好一点,兰州那边单位的借读证明会想办法开出来。” 自己虽是无意中听到,但仿佛一下子明白过来,能够在上海继续念书是不容易的,是需要去努力争取来的!
这种忧虑和不安定的情绪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
初中总算如愿考到区重点陕北中学(后来改名叫晋元中学),但由于借读生的身份,初中不能免试升入高中而必须参加统考,虽然最后是毫无意外而且应该是以很高的分数考回本校高中,但心理上是难过和忧伤的,高中三年级下半学期还没等念完,就又要由于户口的原因回到南京准备预考,预考通过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上海的教材和江苏的不一样,复习的时间也远远少于高二下半学期就开始复习迎考的江苏考生。
高考那年填写志愿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在南京炼油厂子弟高中五楼的教室里,老师在上面介绍如何填志愿,你爷爷坐在我旁边,在帮着爸爸仔细分析,“上海好的学校江苏就招那么点人,不填了,重点大学的第一志愿可以填个南京工学院的机械专业,这个专业分数比较低,你妈妈马上在南京市区分到房子了,可以走读,这样只要够到江苏省的全国重点分数线,被录取的希望就比较大了,机械专业是万金油专业,到时候分配工作也比较容易,什么厂都需要!”
当然高考不负十年寒窗苦,如计划般进入第一志愿的南京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但一进入大学,不像其他一大批觉得大学就是终点的同学,爸爸就知道这只是又一个需要去努力的阶段,如同从菜场小学到重点中学,从录取分数要低100分的上海来到南京高考考入一个全国重点大学一样,这又是一个新的阶段,需要目标明确,需要努力和付出,将来考研考回上海的高校,或成绩优秀取得优先分配名额回上海工作的机会。
后面的事情,你肯定已经猜到了,89年20岁的我,不敢有一日之懈怠,基础课、专业课、英语、班干部、社团活动、学生党员、一等奖学金、陈仕元校友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免试保送硕士研究生!回到老亲娘的身边,回到上海!
相比同样是20岁现在的你,爸爸20岁的目标现在看起来好小啊,不就是回个上海吗,但,正如老亲娘一直讲的,一代人马有一代人马的事情,一代人马有一代人马的眼光。我们可能局限于当时我们的认知、当时我们的格局,认知和格局限于时代很难突破,可能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即便在那个格局和眼光所及之处,能不能做到最好,做到最极致,不负时光,不负青春!
爱你的爸爸!
Max, 缪青
P.S. 当然除了会读书,如所有的年轻人,20岁的爸爸还谈了一段短暂的恋爱,记得是88年南京召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入场表演,偶然结识站在队列旁边的一个86级的女生,南京铁道医学院的,记得是常州戚墅堰人,认识短短几个月,被你奶奶知道,就和爸爸谈心,女生可是铁道部常州机车车辆车委托培养的,将来你要和她去常州吗......
至于你妈妈老是念叨的爸爸的高中女同学,那时候大家只是在一起闹来闹去,没有具体的...
也祝你碰到一些你喜欢的男生,谈几次恋爱,在走入婚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