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原文:
学习机制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是永远追求新鲜的刺激,另一条是无时不在寻求关联。
原文转述:
学习机制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追求新鲜刺激。婴儿一出生就不停地对外界进行探索和尝试,而一旦新鲜事物熟悉后,婴儿就不再对它关注了。二是建立关联。孩子的学习要与生活和兴趣建立关联,孤立的知识和信息再叠加枯燥反复的练习极容易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个人体验:
后天学习是人类得以生存和进化的生物优势,并且大自然对这种优势设置了奖赏机制——多巴胺回路。所以人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学习天生就是快乐的。
如果天生爱学习的孩子却对家长或老师设置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了,那一定是因为成年人没有遵循大脑发展规律,运用了错误的打开知识的方式。越小的孩子, ta的感官越是丰富和敏感,大人应该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创造丰富的刺激,以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减少习惯化。尤其对学龄前的孩子,一定要避免采取与生活关联度不高、只注意文字和书写以及重复练习等课堂式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浪费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儿子现读小学六年级,确实对学习(这里只指学校学习)的兴趣度不高,对作业比较排斥。回想他的小学阶段,大概从二年级开始就慢慢出现不喜欢和抵触的情绪。我和他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教育也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没有及时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帮助,没能保护好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令人痛心。
如何行动:
虽然孩子现在开始进入青春期,亲子交流更具挑战性,但我还是愿意努力和尝试,为他提供一些新的有趣的有关联的信息,以提高学习的丰富度和乐趣。比如老师要求背诵古诗文,我可以去查找动画版解读、背景趣事,甚至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脱离死记硬背。数学目前开始学习几何,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几何图形,建立场景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