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习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习作教学到底该怎么样来实行,怎样才能完成习作教学的目标是我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习作教学似乎是一个盲区,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去进行。终于在2021年11月29日,有幸聆听了许会娜老师《巧用习作清单,进行习作教学的探究》的培训,本次的培训让我感慨良多!下面来说一说我的收获:
许老师不但为我们解读了写作、习作、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提醒老师们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求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还为我们梳理了统编教材中三至六年级记事类、写人类、想象类文章在不同学段之间的关联、能级、训练点。紧接着徐老师为我们阐释了什么是习作清单,所谓习作清单就是将本次习作的要求,以清单的形式有序排列,供学生自检或互评,供老师进行科学评价。从徐老师一系列的分析中,我看到了写作清单的重要性,他能够为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搭建有效的写作支架,减缓习作坡度与提供策略两方面,在习作清单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其次,习作清单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评价能力,能够让学生对他人的作文以及自己的作文给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同时也是老师修改题习作的标准与依据。最后习作清单能够帮助老师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涨,习作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还有另外一点让我感触特别深,通过许老师这一系列的分析不难看出老师对教材的熟知程度。这一点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常常说要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即了解学生,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是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熟悉教材,就是要了解教材的内容,目标地位以及选择教法等。如果我们对全册教材不熟识的话就会出现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的现象,“不准”意味着要么偏高要么偏低,也就是与学生认知特点,现有水平不符,与教材要求有差距,出现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
其次是教学目标制定不全。新课标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我平时会出现过度注重知识的讲解、灌输,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对所习得方法运用上的指导,忽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培植;或者三个维度的目标完全割裂,平均用力,一节课试图三方面目标同时实现,导致语文课成了“四不像”;或者过于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
总之,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看到了习作清单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熟识全册教材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今天的所学,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