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恶
我主张荀子的性恶论,人之初,性本恶。
亚圣孟子的行善论过于理想,他认为善是人的本性,需后天发展才能形成,这是一种道德修养。要求自觉提高个人素质。这就过于理想化了。人是一种自然中的生命,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有一种需要遵从的自然法则,那就是适者生存。这恰恰表明了人的天性就是一种恶。
说明如果人没有了文化,语言,文字等等,就会如同其他生物一样面对残忍的自然法则。然而人的进化造就了文明,成就了现今的人类社会。文明,礼貌,修养,礼节,生活,工作,思想,都是在不断的发展,成为现在的人类社会。
性恶论是一种主张,在我看来,更为适用于人的身上。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如今,人心向下,处处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心一片浑浊,随着社会发展时间推移,人性之本恶慢慢地凸显出来了。但该如此吗?
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就更凸显道德教育的重要,以道随之,以德育之,以礼束之。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物欲横流的人间,精神道德层面仿佛被慢慢的忘却。市侩,物质,钱财,人心的欲望被勾引出来,放大,物质生活丰富了,就活该丢掉那些束缚自我的道德礼节吗?人性本恶,就该人心随之逐流,不断向下吗?该如此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让我们丢掉了礼义廉耻呢?法治的发展,不更应该推动人们去向着道德的高度走去,而不仅仅是心在峰顶,脚步却在山脚吗?
就算道德的高度再高,不还是一点点的礼义廉耻,一点点的德行道理堆积着吗?嘴里喊着至高的口号,却做着肮脏的鬼蜮伎俩。活着成人,外在成了,内在就不要了吗?人性本恶,又不是我们为所欲为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