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作者:Alan Cooper。“VB之父”、“交互设计之父”。
2018/05/25
第一篇 目标导向设计
本书的第一篇为“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和思想。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1. 用户目标
要设计产品,首先要明确好用户目标。而在这过程中,容易将用户的任务、行动与目标混淆。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查看该要素是否随时间迅速变化,如果变化很慢,则是目标,变化很快就是任务和行动。
2.三种模型
1)实现模型:关于产品的内部机制。
2)用户心理模型:用户对产品的认知。
3)表现模型./设计者模型:设计者选择如何将功能展现给用户的方式。
当表现模型越接近用户心理模型,用户会越感到程序易用和易理解。当表现模型越接近实现模型,用户就越难理解。举个例子:用户不需要知道也不关注空调的制冷原理,只需要通过遥控器,就能操作空调,调节温度和风量。操作越简单,用户体验越好。
3.三种用户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了针对用户具体需求的分析,还有一个大的普遍的分类容易被忽略。即根据用户熟练度和目的将用户分为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新手和专家的比例比较小,大部分用户会迅速从新手变为中间用户,而且由于习惯于处于心理舒适区,他们将很有可能成为永久的中间用户。因此在设计时应该讲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尽可能满足中间用户的需求。
4.定性研究
对于定性研究有以下几项活动需要依次执行:
1)启动会议
2)文献综述
3)产品/原型分析与竞品分析
4)访谈利益关系人
5)访谈主题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 SME)
6)访谈和观察用户与顾客 users and customers
对于以上六个流程的执行,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要依次执行。例如先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完相关信息以后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对其他人进行访谈。确保访谈的效果。访谈利益相关人应该在访谈其他用户(专家和用户、顾客)之前,先应该对产品有个大致的预估,从而为之后的访谈提供思路。
2)用户和顾客的概念容易混淆。对于消费类产品而言,这两者通常一致,但在公司或者技术领域,用户和顾客通常指不一样的人。这点明天再细说。
更新2018/05/26
5.顾客与最终用户
产品的顾客指做出购买决策的人,而用户指的是最终用户。例如对于面向儿童的产品,顾客通常指他们的父母/监护人。而对于采购类的产品,如医药、技术产品,顾客通常是采购人员。因此,在设计和传递产品 价值时要注意区分这种情况下的顾客和最终用户的目的和需求。比如,一个儿童玩具,顾客-父母/监护人更看重产品的安全性,是否有利于开发智力、价格等,而最终用户-儿童则关注产品是否好玩、产品的色彩等。
引申:大部分用户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超出其活动环境的情况下,而这点对于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儿童而言就更加突出了。我们往往难以通过访谈获取他们需求。因此,在设计儿童产品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应该怎么准确获取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的需求?该如何平衡儿童的需求和家长的需求?在这点上,我觉的喜马拉雅的晓雅AI音箱以及天猫精灵等新型产品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
以下为获取儿童需求的几点建议:
1.用户观察是一种很好的获取儿童需求的方法。
2.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只是思想上,还需要考虑儿童的身体因素,比如说由于身高与成年人不同,视角也不一样等。
3. 分享式设计,又称合作设计。是一种有趣的理解儿童如何看待世界的绝佳方法。这包含了聚集成组的孩子(通常在6到12岁),给他们制作工具,让他们为你的产品出谋划策。
4.儿童心理学(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如对儿童需求层次研究,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与途径)也能为寻找和确定需求提供一些思路。
而怎样权衡好儿童与家长的需求,达到一种平衡则是一个需要具体研究的话题了。
其他参考资料:
1. http://www.woshipm.com/pd/330724.html
2. http://www.doc88.com/p-990239968991.html
更新2018/05/28
第3章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6. 人物模型与其他用户模型:
1) 人物模型与用户模型:人物模型提供了关于用户极其情景更为完整的模型
2)人物模型与市场划分:前者基于用户行为和动机,后者基于统计数据、销售渠道和购买行为。市场模型划分可以作为最初的过滤器来限制目标市场内需要访谈的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7. 目标:
人物模型提供了可观察行为集合的场景,目标是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有三种用户目标:体验目标、最终目标、人生目标,分别对应Norman模型认知处理层次的本能、行为、反思。
最终目标代表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进行操作的动机,设计者要把最终目标当做产品行为、任务、外观和感觉的基础,情景、日常场景、认知过程的走查可以按住发觉用户的目标和心理模型。
而对于人生目标而言,设计者需要将人生目标转化成高层次的产品功能、正式的设计概念和品牌战略,情绪板和情景场景有助于发现用户行为模式和深层动机。能否达成用户人生目标,决定了普通满意用户还是狂热的忠实用户。
除了用户目标以后,还需要关注顾客目标、业务目标和技术目标。
更新2018/05/30
8.1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利用故事情节或场景剧本来设想理想的用户交互过程,再从中对需求进行定义。后半部分为框架设计和提炼。
包含四个主要活动:
1)利用故事情节或场景举报来设想理想的用户交互过程。
2)运用场景举报提取设计需求。
3)依次使用这些需求来定义产品的基本交互需求。
4)在这个框架中不断增加设计细节。
设计过程前半部分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更新2018/05/31
8.2 设计过程
第5章设计产品:框架和提炼,是设计过程的后半部分。今天阅读了第5章的第一部分,创建设计框架。内容如下图所示:
设计框架定义了用户体验的正结构。分为4种设计框架:产品交互框架、视觉设计框架、工业设计框架、服务设计框架。其中,服务设计框架影响组织的商业模型,因此要早于其他设计。而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形式要素和输入方法的设计对工业设计有很大影响,因此,工业设计要与交互设计就形式要素和输入方法进行协调。
此外,修改是设计者的常态。反复的演示设计方案有助于设计者和利益相关者丰富想象力,更好的寻找和理解产品满足人类需要的最佳方式。 因此,技巧在于权衡好设计方案中合理的细节精细程度。细节足够引起重视即可,而不需要化过多的时间在日后还会修改或放弃的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