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这一下子引起我们关注的话题。
报告显示根据测算,2019年由接近2个缴费这来赡养一个离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则几乎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一个离退休者。数据显示从2022年开始缺口下幅度增大,到2050年缺口增大至-16.73亿。显示到了2035年养老基金将耗尽。
养老金的大饼快耗尽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而我其实在这个数据出来之前,早感觉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但是听老辈说,社保一定要买,这可是保证老年的生活。到了现在的确是的,有购买社保的老辈。不用继续工作也有政府补贴的收入,还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旅游。有些老辈想在赚钱的,这样就有2份收入了。
政策如果真的是没有改变,就是说还有16年就没有了养老金。16年是个不长不短的时间。如果今年50岁,16年后就是66岁。已经退休的老辈日子还是可以过的很潇洒,没有任何的压力,但是对年轻的一辈却不是这么想了。而对现在养老金的确在议论纷纷。
我觉得事情都是有两面的,不要把事情看的这么悲伤。或者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也看懂了更多。
第一方面现在公布数据也是测算的,有了预测的数据才会找到问题去解决。而这个也不是我们可以控制到,政策的事情也会有政府去处理。每个时代也会有不一样的情况这也政策在不断的调整也是正常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未来危机,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来给规划管理养老,这样也会给未来的养老多一层保障。
其实在任何时代都会对养老金有不一样的说法和看法,但是我们也不可对它的不满就不购买养老金,因为这可是政府对市民在失去了劳动能力后最基础的保障。就算真的会有所改变但是我相信政府多市民的宗旨是不会变的。有了最基础的保障外,我们也必须给自己未来的养老增添另外一条防线。
带来的危机意识,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
我们可以:养子养老
是的,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了,我们也可以多生几个孩子,说不定也会对老年生活有所保证。如果现在的老辈孩子比较多的每个月每个孩子给1千,这样的养老也不成问题。
但每个时代都不一样,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在老辈都是独生子女政策,城市中的都是一名孩子。而到了现在的年代却开放二胎,给现在的年轻人无比大的压力。不要说再多生一个孩子了,连供应老辈的能力也成为了压力。多生孩子都必须有经济条件的允许下才可以进行。
也可以:多购房
谁都知道房子是固定财产,老了或者也可以通过收租来获取资金。
但是也要需要考虑几个方面:
年代不一样,受教育的认知也不一样。以前保守的年代到了现在开放的年代,可能很多新事物老辈不一定接受,更不要说婚后的年轻人需要跟老辈住了。很多的年轻人都希望跟老辈分开住。年轻人也希望有属于自己家庭空间,不想受太多的干预,也不想更多不必要的冲突。
另外购房的人多了,政府也会针对购房来设定条件。还有就是房价也会越来越高,地段好的也必须有更多的金钱才能购买。
我说的以上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我们也要考虑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接下来,我说一下可控因素。
高品质的养老,需要靠我们提前规划
我们却不能看其他的东西来衡量我们未来的生活,要过好生活必须未雨绸缪去提前规划。
最后说到底,还是要有钱。没钱却变得很被动。
每个人都希望变的有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钱却不来。
有一句话很经典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在这里不是为了推销什么理财产品。
但是的确是这样,如果你现在不整理资金。钱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个月月底就不翼而飞了。
现在不是很多年轻人也是这样吗?
“月光族”“月欠族”就是现代太多人这样了,新起的流行语。
我们要改善的这样情况,就必须从现在来改变。
先问问自己
出来工作多少年了?而现在手头上的储蓄有多少?
如果有储蓄,有没有规划这些储蓄准备用来做什么呢?使用目标也是什么?
如果没有储蓄,有没有感觉到有点惭愧呢?接下来也应该好好审阅一下自己财务的状况。
大概了解了自己的财务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节流----记账
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到了月底钱都不知跑哪里去了,却不翼而飞。还有习惯用信用卡习惯的用户,到了发账单的时候才发现怎么要还这款多钱,当我们一条条往回看账单的时候,原来不知不觉的花了这么多的钱。
而有些买下来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喜欢就买却不是真正需要的。甚至买了回来放在一边,到了过期才发现已经变成了垃圾。有想过如果把这些被我们丢件垃圾桶的钱省回来会有多大的一笔费用,而间接的我们却浪费了钱。
记账是很好的节流方法。什么是需要用的,什么是不需要用的,记账的时候就一目了然。
在记账中要提醒一下的:
*月头写一下本月的预算(什么是固定要花费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不需要)
*尽量减少负债(少用信用卡:如果有用信用卡的习惯就要慢慢的改过来,预支付是一个甜美却带有杀伤力的陷阱,耗费的就是你更多的时间偿还,达到你财务紊乱的界线)
*现在有很多APP可以很方便进行记账(现在很多APP已经是可以自动录入手机收支信息,这样就剩了很多记账的不便)
在要用钱的时候要问问自己这笔钱是不是一定非花不可的。
这样一个月下来,资金流到哪里都清清楚楚。月头检视上个月的资金情况,那些地方开流大了,就可以针对这个方面来调整。
但是说到底,没有一个富人是省钱省下来的,我们需要通过节流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开源。
2)开源----增加收入
除了节流外还需要想办法开源。而开源有3个方面:
*升职加薪(跳槽到更高的领域)
这一点需要更多的是你专业的能力,不断的在领域上提升自己的技能。从技术人员到领导人员,更多是管理能力的提升。不断的学习提升是根本。
*副业
开创你的副业人生,相信现在很多人都想通过副业赚钱。但是却找不到方法怎么赚钱。
一方面用时间换钱:就是下班后找另外的工作来赚取更多的收入。这个方法会比较累,每个人精力也会有限,如果有家庭的人来说更加不适合了。另外一方面价值换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另外专业技能。通过经营你的人脉,最后达到价值变现,也就是现在流行所说的斜杆人生。
*创业
一方面:创业就是当你的副业已经达到了稳定的收入,而主业却耗你更多的时间。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选择副业变成创业的阶段了。
另外一方面:重新选择市场需要的项目进行开展创业(这可具备一定的风险,在开展前需要一定的评估)
3)保持健康,才能享受人生
如果你付出了努力,却因为不健康的原因导致无法没有办法享受累积努力的结果。这样不觉得很可惜吗?我们不要年轻的时候拿身体换金钱,年老的时候拿钱换身体。
从现在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年轻的时候给自己更多的运动,不要到了老了想运动也运动不来。我们要做生命的主宰者,不要被生活所主宰了。
从今天开始运动吧~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最后,有养老金不如自己有钱更实际
养老计划拖的越久,负担就越大
很多人在40-50岁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养老的计划,其实到了这个年龄段劳动能力已经不如之前。而更多的企业也会选择年轻人,而这个年龄段就算找工作也会比较困难,面对的种种压力,养老也成为了其中一个负担。如何养老计划从这个时间才开始,需要的资金会更加多,而且就算投资理财和保险也会比年轻的时候昂贵很多。
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年轻的有活力的时候慢慢的累积养老储备金。而这笔费用不需要很大,一点点的累积起来就可以。
我从下面来计算一下:
如果我20岁的时候,每个月为养老储备500元,存到60岁。当中就是有40年的时间,这样40年里面的时间我就可以存到24万(需要明白,这些钱就算刮风大雨都不拿出来用的,因为是关于未来的养老)如果想要更好的收益,可以选择基金以及比较好项目的理财保险。但是前提下比较保证资金的安全。这样通过复利的增长,收获不止在24万。另外如果通过你的收入提高,储蓄资金也可以更高一步的调整。
而这些是针对未来使用的资金,只做安全无风险的投资。也建议跟日常的储蓄分开,这样可以避免无意的使用这些储蓄。
最后,美好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中获得。只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活法。面对危机、面对问题,你可以尝试用另外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方法永远比问题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