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月夜生凉著的《格局》,初是为书名所吸引,最近人到中年,常常想的是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年轻时为了别人的眼光,为了家人的期许和生活的压力,如今回头想想,常问自己,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也要和别人探讨何为格局,甚至在选拨中高管的时候,首先想的也是这个人格局够不够,以往只是模糊的感觉,认为格局对一个人长久的表现很重要。看了书名后,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见解。
这本书很薄,写的内容也很通俗易懂,通过作者写的小案例,发现格局真的存在于细节和点滴之间,是每个人本性的体现。
曾国藩曾云:“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小格局的人总是心不由己、不由自主地听着别人的安排,却从来没有问问自己的心:真的是想要这样吗?在想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早就已经没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所有的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最终都会显得莫名其妙、词不达意。他们拼尽全力,却像表演了一出悲剧;生而为人,却从来没有做过一次真正的自己;最后,光阴费尽,庸碌一生,只剩唏嘘。
大格局者,用最精准的努力,找到可以追求一生的东西,只做自己。
我们穷尽一生,总要留点儿念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努力。
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然后以自我的角度去解读世界,解读人生。
就象《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段话大意是说:你还很年轻,将来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但是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对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你所有的深谋远虑都必须是你的良心和理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要秉着良心,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理想,此生就有了意义。
象我这样和其他人比有很多需要提升点的人,唯愿每天努力一点点,努力和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在一起。
格局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你走过的路,接触到的人,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光阴,都会让你的格局不断变化。
问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修炼什么样的格局与之相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