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梦,梦里有你也有我

如果有一天,我也老了,我不知道我的梦里会不会还有你?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我们仨》小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这本书的第一章回,梦魇与现实来回交织,我以为的现实原来是一个美丽的梦镜,回忆着过去的点滴过往。我很羡慕这样的一家,有一个稚气未脱又饱含智慧的丈夫,有一个温柔贤惠又伊人独立的妻子,还有一个孝顺贴心又明理善良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的笔触简洁而沉重,看完之后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让我怏怏不乐,杨绛先生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尽管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的喜与悲,就似乎是一个书内的旁观者和我们这些书外的旁观者来见证他们一家三口从相距到分离的一生,痛苦和欢乐好像都跟笔者隔着一层薄薄的纱巾。

写他的女婿寥寥几笔:"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

而几页之后,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

淡漠的却可以想见的悲伤。

写钱钟书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

我完全不能想象这样哀而不伤,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出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漫漫的古驿道,一个一个走失,颠颠簸簸的船只摇摇晃晃,晃离原本现世欢好的一家。"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却只留下了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她说:"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我曾很多次艳羡过这样琴瑟和鸣的情感,"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正值青春的年纪遇上一个让你心情柔软的人,知己般的soulmate,"共眠一舸听秋雨"。

但总会遇见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需要的就是怀着一颗平和柔软的心继续温柔的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仨》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珍惜你的家人,那是一隅生命里最重要的港湾。

                                                                         文/何雨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