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是大学物理课堂上,一位老教授用他的南方口音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乍一听还以为是倡导我们不要看书,不要写东西。随即醒悟过来,原来是强调读书时记笔记的重要性。
20多年过去了。书没读几本,但却有老教授鲜活的声音犹在耳畔。这声音仿佛一直不曾停息过,给不爱看书的自己源源不断地鞭策。在不断地尝到生活之苦以后,终于又拿起了书本,开始看起来。
先开始只是看,懒得动笔,常常觉得书中有片段很好,很打动人。但是大部分都在读过之后没多久就想不起来怎么说的了。能存储于内心、给我激励和指导的部分,就更少了。
渐渐地,我也开始拿笔记录一下读书所想和书中的精彩片段。有时候在书的空白处记录,这种情况居多。后来又在日记本的后半部分记录,每次写日记前翻一翻,看一看,这样就记得住一些好的原文。对于记忆力不佳的我,确实是一剂良药。于是摒弃了记录在书中空白处的做法,把书中精彩片段都誊抄在日记本后面。
这时的我依旧没有感到读书要思考的重要性。
直至读了一本《这样读书就够了》(中信出版社 赵周)。
这本致用类的书籍给我的指导却不仅仅限于它所提到的读致用类书籍。读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获取自己知识大厦的基石。书中的观点、表达方法再好,不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都不算数,能够内化才是硬道理。而要做到内化、致用,就要勤思考,把书中观点放到自己的经验和规划中去。甚至学院式的学术类学习,也可以把这个方法推广应用。
这个方法也还是围绕记录这个核心,特殊之处在于它用三张便签来记录自己读书的所思所获。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从六个维度来把握一个知识点的想法。
具体来讲,就是以知识点为核心,上下文是其两个维度,知识点的适用边界又可以看做两个维度,读者对于此知识点的经验和对其可能今后列入自己行动指导和规划的两点又成为知识点的两个维度。
这样就可谓全方位、立体化、系统化的把握了一个知识点,使其在读者的知识大厦中真正找准了位置,并与之链接,真正内化为读者自身的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一个一个知识点以这种方式内化,塑造的是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成体系的知识大厦,它成为人生的灯塔,照亮一个人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