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一学期开始,女儿已经哭的次数已经快超过两位数了,一开始她哭我烦,女儿的哭不是淅淅沥沥的哭,而是有点歇斯底里、“没完没了”。
一开始几次没忍住打了她,总想着打了长了记性会好点,没想到一点用都没有。
现在观察下来,应该是“幼小衔接困境”的后移。
女儿幼儿园时,提前做了一年级课程的学习,这让她在去年的两个学期,过得比较“滋润”,总能获得老师的夸奖(今年在学校是不是夸奖少了,应该是的。)但是随着“库存”见底,新的知识点不断加进来,孩子的脑容量就不够用了。
孩子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加上孩子是红色(孔雀型)的性格,更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和陪伴。
爱人比我有耐心,也是在她的影响之下,我赶紧翻找资料,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再从孩子的状态和说话中,发现她的心理感受。
“我怕我学习不好。”
昨天哭到最后,她和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是她不愿意学,而是眼前的困难,让她觉得看不到“希望”。
不做,不检查,开开心心的;做了,检查出那么多错的,一点都不开心。
我想到的成语是“掩耳盗铃”、“鸵鸟心态”。爱人说不要用这种成语,孩子不一定听得懂,说的也是。她用孩子爱吃的百香果打比方,“果子外面好好的,但里面却是烂的,你要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短视频,讲“飞轮效应”,齿轮一开始运作时,都是比较慢的。所以这段时间调整心态后,和爱人打配合。
昨天孩子做作业发脾气,虽然也关门锁门,但是次数比之前少了,如果和她说要拿东西,她也愿意开门。
今天早上起床看到她眼睛肿肿的,不知道她自己作何感想。
回到自己,早上从简书看到两篇小学生家长辅导的文章,有些内容可以借鉴一下。
除此之外,一个是坚持阅读,除了夜读,也可以增长晨读;第二个是每周去一次野外,或登山,或到江边、田野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