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学习观 ——读《学习之道》有感(三)

是什么限制了生命的自由?

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到底有多重要呢?

《学习之道》的作者,一个少年成名的西洋棋冠军、国际太极推手冠军,用好几个章节,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了建立正确学习观的重要性。很显然,这是在他勇攀巅峰的路上,极其重要的基础。也是值得读者借鉴的宝贝。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学习智力论的讲述。

固定智力论(Entity Theory) vs. 增长智力论(Incremental Theory)

这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者 Carol Dweck 博士提出的理论。固定智力论者,认为智力是固定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天赋擅长于这个领域;增长智力论者,认为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而不断增长的,成功与否源于自身努力的多少。

在理性成熟的思想看来,增长智力论是对于学习比较正确的认知。我们都希望抱持着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然而检视自己的行为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人心里都同时存有这两种认知模式,只是比重上有所差别,有的人以增长智力论为主,有的则是固定智力论较明显。

那么,这两种对学习的认知方式,是怎么长在我们心里的呢?还得从小时候说起。

举个例子,6岁的小明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了满分,受到了爸爸的称赞:“我儿子真能干!天生就这么聪明!” 过了一个礼拜,小明的语文小考不及格,爸爸指责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吗?” 根据爸爸的反应,6岁的小明便认定,自己数学好,语文烂,并且在幼小的心灵上他把 “成功” 与 “失败” 和天生的能力画上了等号。这就是固定智力论。

在小明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因受这个认知的影响,他在遇到困难挑战的时候,心理承受力会比较脆弱,容易否定自己,甚至轻言放弃。长大以后,容易变成 “宿命论者”,把自己困在固有的思维和生活里,失去拓展生命的机会。就像本可以展翅翱翔的雄鹰,却活成了被圈养的小鸡。

反观增长智力论。7岁的小红在写作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老师夸赞说:“写得真好!继续努力!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老师的反馈让小红学到,原来好成绩与努力密切相关,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她还意识到,老师是她学习上友善的助力,愿意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

在这种认知下成长的小红,遇到困难挑战,会倾向选择迎难而上。生命于自信的她而言,就是任由翱翔的天空,充满了趣味与无限的机会。

近代心理学发现,童年时候形成的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长大以后如果没有刻意去修正,仍然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成年后的行为。上面的例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因此,想要实现理想,让生命活得更加开阔,我们不防检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 “小明” 还是 “小红” 在指导着你的人生?如果是小明,请告诉他:限制你的,从来不是你自身的能力,而是对于 “学习” 错误的认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可以”是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因为说“都可以”的人把“都可以”当成礼貌的客气话,却无视对方只能当真的无...
    罗若阅读 246评论 3 3
  • 你这头小狮子 从小被关在笼子里 有人来看你你就开心 有人来看你你就活蹦乱跳 你激动什么呢 人类来看望的 不过是他们...
    李大侠_阅读 187评论 0 1
  • 1 家里做饭的分工是,老婆买菜洗菜,老公炒菜洗碗,一向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出了偶尔出去打打牙祭之外。 直到老婆突然迷...
    爱瀚仔的子悦阅读 202评论 0 0